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http://www.newdu.com 2023-01-2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模拟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现代文阅读I(16分)
    材料一: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9月30日上映的电影《长津湖》,带领全国观众回顾了71年前抗美援朝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也让人们铭记英雄、礼赞英雄,在先烈用生命书写的战争传奇中感受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
    《长津湖》为什么能让我们热血沸腾、潸然泪下?新一代的主旋律影视为什么能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共鸣?
    碧血丹心,铮铮傲骨守家国
    《长津湖》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中英雄连队七连及其兄弟部队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过程。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场扭转战局的关键战役。经此一役,我军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挫败了美军继续北进的计划,为此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津湖战役,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胜利的背后,是不懈的奋战,是无数的牺牲,是强烈的悲怆,也是炽热的责任与信仰。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电影《长津湖》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志愿军战士形象,这样真实、细腻的描绘,更加凸显出他们以凡人之身履行保家卫国之伟大使命的勇敢与坚毅,让观众的内心被战士们的可爱、可敬深深触动。
    伍万里的经历,便是一个平民英雄百炼成钢的生动记录。新兵伍万里出身于富庶美丽的江南渔村。原本只是个调皮少年的他,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在老战士的指导与鞭策下,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志愿军战士,也切身地领悟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蕴含的深沉内涵与动人情感。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影片借人物之口,道出了那一代爱国者最纯粹、最赤诚的心声。英雄并非生来不凡,是不屈的信念赋予了他们超凡的力量。
    重温历史,赓续红色血脉
    过去,一些人对主旋律影视总有着“枯燥”“刻板”的印象,但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优秀主旋律作品正在改变这种认知,以更精致的制作和更成熟的叙事赢得了观众的青睐,让家国情怀、无私奉献、英雄精神等正能量愈发深入人心。
    作为优秀主旋律影视的代表,《长津湖》对历史的还原、对情感的渲染都备受好评。通过银幕上史诗级别的战争场面,观众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志愿军战士们命悬一线的残酷与艰苦,由此更深刻地感受到对革命英烈的崇敬之情。
    置身于零下40度严寒,对阵装备精良的美军劲旅,志愿军战士们衣着单薄、粮弹缺乏,全靠钢铁般的意志扛了下来,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这般不顾牺牲的拼死坚持与浴血奋战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令许多观众印象深刻的是美军撤退时的一个场景:皑皑白雪中,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保持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在阵地上冻成了冰雕。当这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时刻在银幕上重现,我们便在震撼与感动中体悟到了英雄精神的荡气回肠。
    主旋律影视越来越受欢迎,既反映了我国影视工业的进步与发展,也反映了时代更替中人们永恒的精神需求。通过影视这种充分调动感官的艺术形式,观众得以沉浸在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在被鲜活的人物和丰满的情感所深深打动的同时,也在高尚情操的洗礼中达致了心灵的涤荡,无形中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红色教育。
    对英雄的礼赞永不褪色,对家国的情怀永不过时。主旋律影视助我们回顾来时路,也激励人们更有动力地奔赴眼前民族复兴的大好前途。作为青年,我们当从前辈奉献家国的奋斗中寻找精神坐标,延续红色使命,在未来写下更多熠熠生辉的中国故事,这就是对英魂最好的告慰。
    ——选自“作文纸条”《《长津湖》:山河无恙,吾辈当自强!》
    材料二:
    志愿军的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长津湖》以史诗般的电影艺术呈现长津湖战役这一战争史诗,让观众在大气磅礴、悲壮深情的叙事中,深刻体悟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作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高瞻远瞩,深刻感受志愿军指战员扛在肩膀上沉甸甸的家国责任。
    ——人民日报《生动诠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绝不屈服”,这就是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的原因;高傲地耸立,这就是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走向复兴的源泉。烈士绝笔是此情此景的写照,写出了民族的血脉,中华的气节。五千年中华文明,一路走来,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怕灾难,善于从灾难中崛起的民族,我们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北方网《热血驱散严寒 信仰融化冰霜》
    历史是最好的教材,电影是历史的缩影。当更多人在电影院的光影叙事中看懂了我们如何从“筚路蓝缕”走到“玉汝于成”,我们更会对“国庆”二字有触动内心的震撼与共鸣。
    ——光明网《观看主旋律电影,让国庆假期“燃起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电影《长津湖》带领全国观众回顾了71年前抗美援朝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是新一代的主旋律影视能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共鸣的代表作品。
    B.电影《长津湖》之所以让观众的内心被战士们的可爱可敬触动,是因为对“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的细腻的描述。
    C.新兵伍万里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领悟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蕴含的动人的情感,从一个平民英雄百炼成钢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D.电影《长津湖》对历史的还原、对情感的渲染方面都备受好评,改变了过去一些人对主旋律影视的“枯燥”“刻板”的印象,令人欣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则材料都对红色主旋律进行了评价,但两则材料侧重并不全然相同,材料一的两个部分侧重点也有差别。
    B.材料一运用层进式结构将文章分成两个部分,文章结构清晰又自然不做作,方便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C.材料一引用人物之口,道出了那一代爱国者的心声,诠释了“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D.中华民族从来不怕灾难,善于从灾难中崛起,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原因,是中华文明能够走向复兴的源泉。
    3.结合材料一,谈谈电影《长津湖》能够“让我们热血沸腾、潸然泪下”,“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共鸣”的原因(4分)
    4.综合两则材料,青年人如何奉献伟大祖国,赓续红色血脉?(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16分)
    材料一:
    父亲的两次流泪
    李健
    ①我出生、成长在哈尔滨,父亲是名京剧演员,小的时候,我经常跟着父亲上班,他们排戏的时候,我就在京剧团的院子里四处闲逛。
    ②父亲是我见过的最老实善良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完全无公害。记忆里,关于他最初的印象是在一个初冬季节,当时我也就三岁左右。我记得我站在床上,父亲边给我穿棉裤,边说:“下雪了,冬天来了。”那也是我对雪的第一次记忆。
    ③几年后的一个寒冬,我常常在夜半醒来,发现父亲在写东西,有时还捂着胸口,我感到很奇怪。原来单位给许多演员都涨了工资,却没有给父亲涨,据说是一个给领导送了礼的人占了本属于父亲的名额,父亲在给上级部门写信投诉。由于心情不好,他的胃病犯了。我想,父亲在乎的不仅仅是几级工资,还有一个演员对于艺术的尊重。
    ④这件事结果怎样,我已经不记得了。普通人的家庭就像漂浮在海上的小船,随时到来的风雨都可能让它摇摇晃晃,而对于我来讲,更多感受到的是小船里的温馨。
    ⑤初中毕业的时候,我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有一次父亲要随单位去俄罗斯演出,那天母亲让我去火车站送父亲,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以前他出差时都是自己去车站,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想在同事面前小小地炫耀一下他的儿子。
    ⑥记忆中,父亲在我面前只流过两次眼泪。一次是有一年从北京放假回家时,我跟父亲说我给爷爷带了一件礼物,他告诉我爷爷去世了,我看到他流下了眼泪。还有一次是他得了癌症之后,要做手术,我和姐姐凑齐了钱去缴费时,他感动得哭了,他说孩子们懂事了,给孩子们添麻烦了。这让本已焦虑的我心如刀割。
    ⑦我把当时仅有的几万块钱全拿出来了,那时我意识到,有些时候钱是多么重要。随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我送他回哈尔滨。火车上,他已经很虚弱了,每次去洗手间都要我搀扶或者背着他。有一宿我没怎么睡觉,记得当我背着他时,他说了句“原谅爸爸”。那一瞬间,我强忍住了泪水。他太客气了,竟然对自己从小背到大的儿子客气,而我只是背了他几次而已。
    ⑧我深知这句简单的话里的含义……当时我的歌唱事业没有什么大的起色,他一直担心我的生活。多年以后,我偶尔会想起这个场景,想起这句话,常常不能释怀,就像落笔的此刻,我的眼泪又夺眶而出。
    ⑨我曾经写过一首歌叫《父亲》,里面写道:“你为我骄傲,我却未曾因你感到自豪,你如此宽厚,是我永远的惭愧。”去年我重新录制了这首歌,在最后加了一句:“我终于明白,在你离去的多年以后,我为你骄傲,当谈起你的时候……”我知道了,我是为他感到骄傲的,因为他对生活的隐忍和对家庭的忠诚。
    ⑩现在,每当我取得什么成绩时,母亲在高兴之余常常会说:“要是你爸还活着该有多好。”只是,我想象不出父亲如果活到现在,他的面容会是什么样。在我的记忆里,他最后定格的样子远远年轻于现在的母亲。
    材料二:
    父亲写的散文诗【注】
    一九八四年 庄稼还没收割完/儿子躺在我怀里 睡得那么甜/今晚的露天电影 没时间去看/妻子提醒我 修修缝纫机的踏板/明天我要去 邻居家再借点钱/孩子哭了一整天哪 闹着要吃饼干/蓝色的涤卡上衣 痛往心里钻/蹲在池塘边上 给了自己两拳/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这是他的生命 留下留下来的散文诗/多年以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可我的父亲已经 老得像一个影子
    一九九四年 庄稼早已收割完/我的老母亲去年 离开了人间/儿子穿着白衬衫 跑进了校园/可是她最近 有些心事瘦了一大圈/想一想未来 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那时的儿子已是真正的男子汉……
    【注释】李健曾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翻唱了许飞的一首《父亲写的散文诗》,唱哭了许多人,他说:“这辈子能为父亲唱首歌是他最大的幸运。”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父亲的两次流泪”为标题,同时也是线索贯穿全文,写了有关父亲的点点滴滴,语言含蓄隽永,意味深沉。
    B.父亲第一次流泪是在李健带着给爷爷买的礼物回家,父亲告诉他,爷爷不在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流下了伤心泪水。
    C.父亲第二次流泪是在父亲得了癌症,李健与姐姐凑足手术费,父亲很感动,觉得孩子们长大了,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D.“原谅爸爸”简短的4个字,却将李健的心深深刺痛。这四个字中,包含了内疚、感激、牵挂、不舍,太多太多。
    6.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艺术手法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像漂浮在海上的小船”运用比喻,将普通人家比作漂浮小船,生动的写出了困难对普通人家的影响以及父亲带来的温暖。
    B.李健在重录《父亲》的时候添加的一句,运用对比,将添加前后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父亲对生活的隐忍和对家庭的忠诚。
    C.“他最后定格的样子远远年轻于现在的母亲”是作者的想象,既写出了父亲去世的早,又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感激怀念。
    D.《父亲写的散文诗》中李健以儿子和父亲的双重身份,阐述了一个男人的成长史,时光荏苒中,明白了父亲的不易和艰辛。
    7.结合材料一《父亲的两次流泪》,分析文中父亲的性格形象。(4分)
    8.综合两则材料,说说李健的歌“能唱哭许多人”背后的原因。(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满分20分)
    沧浪亭记【注】  (北宋)苏舜钦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是以为胜焉!
    【注释】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9.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B.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C.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D.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10.下列对文章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始舍以处:靠近
    B.东数百步:小步快跑
    C.水之又竹:山南水北
    D.是以为胜焉:因为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询问年老的人,老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
    B.作者坐在沧浪亭上,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觉得安逸在这样的小亭上没有了真正的乐趣,这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C.这篇文章作者模仿了柳宗元的文章的基本格调和具体表现方式,并融入了作者个人独特体验,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心态。
    D.文章各个部分布局及表现方式都是出于抒发诗人内心感情的需要,文章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横遭迫害的文人的心灵历程。
    12.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
    13.这篇文章是如何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横遭迫害的文人的心灵历程的?(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9分)
    阮郎归①·天边金掌露成霜
    晏几道 〔宋代〕
    天边金掌②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注释】①阮郎归:词牌,又名《碧桃春》《醉桃源》等。《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归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凄音。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②金掌:汉武帝时在长安建章宫筑柏梁台,上有铜制仙人以手掌托盘,承接露水。此处以“金掌”借指国都,即汴京。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词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饱含备尝坎坷沧桑之意,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整首词的意境是悲凉凄冷的。
    B.承露金掌是帝王宫中的建筑物,词以“天边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选材突出,起笔峻峭。可以看出词风求以峻峭引人入胜。
    C.上片写景生情,下片抒发感慨。词人因自己的孤高的性格,而仕途失意,想以狂醉来排遣内心的忧愁,然而得到的却是“断肠”。
    D.词人想寻求解脱、忘却,而他自己又明知这并不能换来真正的欢乐,这是真正的悲哀。包含着万般无奈而聊作旷达的深沉苦楚。
    15.“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这两句历来为后人称道,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著阅读(共2小题,满分5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16.片段选自于             中的《河伯与北海若》,作者是         。(2分)
    17.作者用这则寓言故事,传达了什么哲理?(3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15分)
    人们总是期盼新年伊始,而今年,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开端。一场疫情从内陆腹地,迅速席卷。起初只是一座城、几个数字、一条条   ①   的信息,而后我们困守一隅、关注着方寸屏幕那端的世界:地图上那些陌生的地域被标注,而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病例数字随着时间过去而攀升……当一切堆积、迫近,势不可回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已身在其中。
    而今,摆脱了最初的   ②   ,反击的战役早已打响。火神山、雷神山业已落成,医疗人员纷纷驰援前线,爱心人士们身体力行地帮扶,荧幕上,一个个名字和身影汇成黯淡疫情中难得的温暖和力量,触动着所有人。
    于旁观者而言,历史是切身的悲痛欢欣,对于亲历者,却是一段故事。那些播报里看似遥远的忧虑、离别、悲恸可能正发生在你我之间,而那些暖流与力量,或许也离我们不远,当回首时,不可忘却那   ③   的点滴温暖。
    18.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4分)
    20.画横线的句子富有感染力,请加以赏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9分)
    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海上钢琴师》最初于1998年在意大利首映,情节如碧海潮生,洪涛汹涌一浪接着一浪,以回忆与交叉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名为“1900”的钢琴天才在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
    这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时刻回荡着或悠长或明亮或低沉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的内心深处,      ①      ,感叹他的命运多舛,时而浪漫多情,时而气势磅礴,时而伤感低沉,仿佛一切都回到了那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仿佛我们正坐在1900的身旁,一边任钢琴自由滑动一边弹奏。
    ②          ,对纯真与自由的赞颂流淌在1900的每一次创作与沉思里,对自由的思考与孤独的品味更是回荡在每一帧画面,天赋是上帝赐予他的礼物,放荡不羁、不为物欲所动更是令他与世俗格格不入,将毕生时光献给所爱,无声诠释了他的音乐只属于他自己。纯真是他的天性,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      ③      ,他感受到了世人难以触及的最纯粹的快乐。
    21.下列关于“我们”的用法和原文一致的是(   )(3分)
    A.虽然我们毕业了,但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B.“我们都不是故意的。”小明跟老师解释道。
    C.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便不难理解作者的心情。
    D.“我们如果不抓紧的话上学就迟到了!”妈妈催促着。
    22.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使文章衔接自然。(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作文(60分)
    23.材料一: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最近迷上了一首歌:
    “三九的梅花红了满山的雪/萧条枝影/月牙照人眠/小伙赶着马车手里攥着长鞭/江风吹过他通红的脸/锣鼓声声正月正/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又是一年好收成/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像那游子一去不回头/姑娘含着眼泪孤单站在门口/一眼望断了/多少个秋/大雪封门再送财神/烈火烧不尽心上的人/霜花满窗就在此良辰/我俩就定了终身
    /塞北残阳是她的红妆/一山松柏做伴娘/等她的情郎啊衣锦还乡/今生我只与你成双/锣鼓声声正月正/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又是一年好收成”
    材料二:这首歌引起了小明对东北的兴趣,他搜集了关于东北的一些照片: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从青少年的角度为小明同学写一封信。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字数不得少
    于 800 个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