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2-10-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标志着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不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
    2.A(“都主要论述了怎样做到攻坚克难”说法错误,材料二并没有论述怎样做到攻坚克难)
    3.B(B项强调“干才能攻克困难”,符合题意。A项是强调“精神”;C项是强调“对困难的态度”;D项是强调“如何看待困难”)
    4.①邹韬奋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成功就要干字当先,不能因为畏惧失败就不去干。时代需要实干精神,只有实干,攻坚克难,才能实现中国梦,才能建成现代化强国。②干,才能促进科技进步与发展,实现超越,建成现代化强国。我国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就是航天人干出来的。③干,才能为国家创造财富,为建成现代化强国奠定经济基础。时代铁人王启民团队“使19口井都达到了正常产量,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5.①攻坚克难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淌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基因血脉之中,是中华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②攻坚克难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知难而进、勇猛顽强的宝贵精神品格的诠释。③攻坚克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走向胜利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新奇迹的真实写照。(每答对一点得1分,三点全对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6.B(A项“乐观主义思绪”错,应是绝望情绪;C项“描绘出惠施惭愧后悔之情”错,应是反应了从政者的伪诈、弄权;D项对庄周形象的概括不正确)
    7.D(“直接表述了自己的写作意图,也因此而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错,并没有直接表述自己的写作意图,也不会因此而影响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8.①先是清高、孤傲,鄙弃富贵。庄周丢掉微职,寄居陋巷,靠织草鞋为生。因难以糊口向河堤监督贷粟却被拒,以麻屑充饥。但他仍不改其道,坚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不向世俗低头,卖身求荣,充当“供人利用的器皿”。②接着是向现实妥协,低头。饱受着物质世界的压迫,庄周产生了与现实妥协的念头,因而出走大梁,寻求“唯一的知己”惠施的友谊。③最终摒弃幻想,绝望失意。游梁访惠施却被捕,庄子举起那只带有“人的鲜味”的髑髅,“向白云流荡着的青天掷去”,在现实的打击下产生的人生幻灭感,使他彻底摒弃了对世俗残存的最后一丝幻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①历史:小说取材于《庄子》中的寓言故事,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庄子为原型,将庄子打草鞋等几个生活小故事串联在一起,这些生活小故事基本符合历史的真实性。②现实:小说中的“庄子”被抽象成一类寓言化了的角色,是当时无依无靠、郁郁不得志、四处碰壁的令人同情的底层知识分子和思想家的形象。③自我:作者在“庄子”的形象塑造中投射了自我的心绪,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生机、友谊的渴盼;在现实的打击下产生的人生幻灭感受;志向高远却不为世人理解与接纳所产生的绝望、愤懑的心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B(〈原文标点〉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
    11.A(“图”前者意思是谋取、攻打,后者意思是考虑)
    12.C(卞随、务光等人的例子不是用来阐明是人才就不要怕其出身低微的道理的,从文中“使若卞随、务光、申屠狄,人主岂得其用哉?”可知)
    13.(1)便拨给他战车百辆,黄金千斤,并让他穿戴起自己的衣冠,佩上自己的宝剑。(得分点:“资”、第一个“衣”、“冠”各1分,句意1分)
    (2)让他参与(掌管)国家大事,不是用来勉励群臣的办法。(得分点:“知”“所以”“厉”各1分,句意1分)
    14.①借大王的权势私交诸侯;②出身低微;③曾为盗贼、逐臣。(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燕、赵、吴、楚四国结成联盟,准备攻打秦国。秦王召集大臣和宾客共六十多人商议对策。秦王问道:“当下四国联合准备攻秦,我国应该如何对敌?”大臣们不知怎样回答。这时姚贾站出来自告奋勇说:“臣愿意为大王出使四国,一定破坏他们的阴谋,阻止战事的发生。”秦王很赞赏他的胆识和勇敢,便拨给他战车百辆,黄金千斤,并让他穿戴起自己的衣冠,佩上自己的宝剑。于是姚贾辞别秦王,遍访四国,不但制止了四国攻秦的战略,还与四国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来报效秦国。秦王十分高兴,马上封给他千户城邑,并任命他为上卿。秦臣韩非知道后说:“姚贾拿着珍珠重宝,出使荆、吴、燕、代等地,长达三年,这些地方的国家未必真心实意和秦国结盟,而本国国库中的珍宝却已散尽。这实际上是姚贾借大王的权势,用秦国的珍宝,私自结交诸侯,希望大王明察。更何况姚贾不过是魏都大梁一个守门人的儿子,曾在魏国做过盗贼,虽然在赵国做过官,后来却被驱逐出境,这样一个看门人的儿子、魏国的盗贼、赵国的逐臣,让他参与(掌管)国家大事,不是用来勉励群臣的办法。”于是秦王召来姚贾问道:“寡人听说你用秦国的珍宝结交诸侯,可有此事?”姚贾坦承无讳:“有。”秦王变了脸色说道:“那么你还有什么面目再与寡人相见?”姚贾回答说:“昔日曾参孝顺父母,天下人都希望有这样的儿子;伍子胥尽忠报主,天下诸侯都愿以之为臣;贞女擅长女工,天下男人都愿以之为妻。而臣效忠于大王,大王却不知道,臣不把财宝送给那四个国家,还能让他们归服谁呢?大王再想,假如臣不忠于王,四国之君凭什么信任臣呢?夏桀听信谗言杀了良将关龙逢,纣王听信谗言杀了忠臣比千,以至于身死国亡。如今大王听信谗言,就不会再有忠臣为国出力了。”秦王又说道:“寡人听说你是看门人之子、魏之盗贼、赵之逐臣。”姚贾仍是不卑不亢地说:“姜太公是一个被老婆赶出家门的齐人,在朝歌时是个连肉都卖不出去的无用的屠户,也是被子良驱逐的家臣,他在棘津时卖劳力都无人雇用。但文王慧眼独具,以之为辅佐,最终建立王业。管仲不过是齐国边邑的商贩,在南阳穷困潦倒,在鲁国时曾被囚禁,齐桓公任用他就建立了霸业。百里奚当初不过是虞国一个乞丐,身价只有五张羊皮,可是秦穆公任用他为相后竞能无敌于西戎。还有,过去晋文公倚仗中山国的盗贼,却能在城濮之战中获胜。这些人,出身无不卑贱,身负恶名,甚至为人所不齿,而明主加以重用,是因为知道他们能为国家建立不朽的功勋。假如人人都像卞随、务光、申屠狄(古代隐士)那样,又有谁能为国效命呢?所以英明的君主不会计较臣子的过失,不听信别人的谗言,只考察他们能否为己所用。所以能够安邦定国的明君,不听信外面的毁谤,不封赏空有清高之名而没有尺寸之功的人。这样一来,所有为臣的就不敢用虚名希求于国君了。”秦王叹服:“爱卿说得在理。”于是仍让姚贾出使列国而杀掉了韩非。
    15.B(“流露出对辛苦劳作的抱怨”错,诗人虽然劳作艰辛,但这是诗人向往的田园生活,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
    16.陶诗最后两句写诗人不惧农事的劳累,坚定自己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洋溢着归隐的恬适。(3分)钟诗最后两句写农人家庭和美,不羡慕富豪,表现了农人知足常乐的淳朴。(3分)
    17.(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3)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等均不得分)》
    18.①薪火相传    ②砥砺前行(或勇往直前、一往无前)   ③添砖加瓦(或增光添彩)(每处1分,其他答案,符合语境即可)
    19.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坚持把围绕中心和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每个短句1分,全对且不改变原意得4分)
    20.广大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每处1分,三处全改对且不改变原意得4分)
    21.C(文中画横线处的“他”和C项中的“他”都是泛指,没有指具体的人,而A、B、D三项中的“他”都是特指)
    22.①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提出更高要求   ②很可能反而是个灾难   ③而心灵的充实(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3.【写作提示】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军事上的长征路,从瑞金走到延安,连接起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两大革命浪潮,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精神上的长征路,从救亡走向复兴,见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寻求民族复兴的不朽伟业,激荡起永葆初心、奋勇前行的伟大力量。奋斗中的长征路,从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明天,我辈当持续接力,不断推动民族复兴走向新征程。
    【参考立意】
    ①赓续长征精神,我辈义不容辞;
    ②我辈当接续长征精神,不断推动民族复兴走向新征程;
    ③长征精神具有永恒价值;
    ④长征精神的硬核品质,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