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天的等待 [美国]厄内斯特·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我见他一副病容,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缓慢,好像一动就会引起疼痛。 “你怎么啦,宝贝?” “我头痛。” “你最好回到床上去。” “不,我很好。” “你先上床。我穿好衣服后就来看你。” 可是当我来到楼下,他已穿好衣服,坐在火炉旁,显出一副重病在身的九岁男孩的凄惨模样。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知道他发烧了。 “你上楼去睡吧,”我说,“你病了。” “我没病,”他说。 医生来后,量了孩子的体温。 “多少度?”我问医生。 “一百零二度。” 下楼后,医生留下用不同颜色胶囊包装的三种药,并嘱咐如何服用。一种是退烧的,另一种是通便的,还有一种是去酸的。他解释说,流感细菌只能在酸性环境中存活。他似乎对流感很内行,并说,如果高烧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用不着担心。这是轻度流感,要是不引起肺炎,就没有危险。 我回到房里,记下了孩子的体温,并对各种胶囊的服用时间作了记录。 “想让我读点书给你听吗?” “好的,如果你想读的话,”孩子说。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晕。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衷。 我朗读霍华德派尔的《海盗的故事》,但我看得出他并没在听我朗读的内容。 “你感觉怎么样,宝贝?”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 我坐在床脚边自个儿看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服一粒胶囊。按理,他本该睡着了,然而,当我抬头看时,他却双眼盯着床脚,神情异常。 “你为什么不试着睡觉呢?到吃药时,我会叫醒你的。” “我宁愿醒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你不必呆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 “不嫌麻烦。” “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里。” 我想,或许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十一点钟,照规定给他服药后,我便出去了一会儿。那是个晴朗而又寒冷的日子,地上覆盖着一层已结成冰的冻雨,因此看上去仿佛所有那些光秃秃的树木,那些灌木丛,那些砍下来的树枝,以及所有的草坪和空地都用冰漆过似的。我带着我那条爱尔兰红毛小猎犬,沿着大路和一条冰冻的小溪散步,但在这玻璃般光滑的地面上站立和行走是很困难的。那条红毛狗一路上连跌带滑,我自己也摔倒了两次,摔得挺重,一次摔掉了猎枪,使猎枪在冰上滑出去老远。 高高的土堤上长着倒垂下来的灌木丛,我们从那下面撵起了一群鹌鹑。当它们快要从堤岸顶上消失时,我击落了两只。有几只鹌鹑停落在树上,但大部分飞进了一堆堆的柴垛中。你得在这些被冰裹着的柴垛上跳上好几下,才能把它们撵出来。当人在这些既滑又有弹性的树枝上摇摇晃晃尚未立稳之际,它们却飞了出来,使你很难射中。我击落了两只,逃掉了五只。动身返回时,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在离房子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鹌鹑,而且还剩下许多,改日可再去搜寻猎取。 回到屋里,他们说孩子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房间。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你们千万不要传染上我的病。” 我来到他身边,发现他仍像我离开时那样躺着。他脸色苍白,但两颊上部烧得发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 我量了他的体温。 “多少?” “大约一百,”我说。实际上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原先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 “你的体温没问题,”我说,“用不着担心。” “我不担心,”他说,“但是我不能不想。” “不要想,”我说,“放心好了。” “我很放心,”他说着,眼睛直盯着前方。显然,他有什么心事,但在尽力控制着自己。 “将这个用水服下。” “你看这有用吗?” “当然有用。” 我坐下来,打开了《海盗故事》,开始读给他听,但我看得出来他不在听,于是我停了下来。 “你看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他问道。 “什么?” “我大概还有多少时间就要死了?” “你不会死。你怎么啦?” “啊,不,我会死的。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 “人不会因为得了一百零二度的高烧而死去的。你是在说傻话。” “我知道会的。在法国上学的时候,同学告诉我说,烧发到四十四度就不能活了。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自上午九点起,整整一天他都在等死。 “你这可怜的宝贝,”我说,“哦,可怜的宝贝,这就像英里和公里。你不会死的。那种温度计不一样。在那种温度上,三十七度是正常的。在这种温度上,正常体温是九十八度。” “你肯定?” “绝对没错,”我说,“这跟英里和公里的区别一样。你知道,就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英里该折合成多少公里一样。” “噢,”他说。 他那凝视着床脚的目光松弛了。他的紧张状态也终于缓解了。第二天,越发轻松了。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会动辄哭起来。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述了一位九岁的男孩因为不懂摄氏与华氏温度的区别,在误以为自己即将发烧死去的复杂心情中度过了一整天的故事。 B.小说沿着“小男孩生病,医生来诊,父亲讲故事,外出狩猎,狩猎归来,误会消除”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脉络清晰。 C.小男孩虽然竭力保持平静,但内心是恐惧的。他不断用行动和语言暗示父亲,希望能引起父亲的重视,但粗心的父亲却始终没有意识到。 D.小说省略了父亲外出打猎期间小男孩的身体状况及心理活动的内容,留下叙事空白,但读者依然能想象出小男孩内心的绝望。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标题“一天的等待”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同时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小男孩面对死亡时的消极等待、无能为力,使小说呈现出忧郁基调,让读者倍感压抑。 C.小说用第一人称叙事,拉近了故事人物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真实性和感染力。 D.小说语言简洁、叙事客观、竭力淡化主观色彩,是作者“冰山理论”的具体体现。 8.小说中间插入父亲外出打猎的两段文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9.海明威曾说过“勇气是在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请结合小说中“小男孩”形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6.C 7.B 8.为小说的结局做铺垫,父亲外出打猎,说明孩子的病情不重。 设置悬念,宕开男孩的情况不写,而写父亲打猎的情景,使小说更具有悬念。 以次要人物的心情反衬主要人物的心情,使主要人物形象更突出,父亲打猎时心情轻松愉悦,衬托了小男孩的紧张恐惧。 9.小男孩发烧,认为自己会死,可见他处在内心恐惧的重压之下。自己生病不忘为父母关上窗户;得知自己发烧一百零二度,不让父亲陪伴,不让任何人进房间,怕传染别人。一整天静静地躺着,一直醒着,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待死亡降临。这些都体现了小男孩的优雅风度。面临绝境时关爱他人、沉着顽强、不失体面,这些优雅风度正是勇气的体现。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他不断用行动和语言暗示父亲,希望能引起父亲的重视,但粗心的父亲却始终没有意识到”错。小男孩并没有暗示父亲,想引起父亲的重视,相反,他不断催促父亲离开,怕传染给他,“你不必呆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里”。 故选C。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消极等待、无能为力,使小说量现出忧郁基调,让读者倍感压抑”错。文中小男孩恐惧死亡却能坚强、勇敢地面对;小说结尾解除了小男孩的恐惧,让读者感到很轻松。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从情节上看,“我带着我那条爱尔兰红毛小猎犬沿着大路和一条冰冻的小溪散步,但在这玻璃般光滑的地面上站立和行走是很困难的。那条红毛一路上连跌带滑,我自己也重重摔了两跤”荡开男孩的情况不写,而写父亲打猎的情景,使小说更具有悬念; 从人物塑造上看,“动身返回时,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在离房子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鹌鹑,而且还剩下许多,改日可再去搜寻猎取”,父亲打猎的开心愉快,暗写男孩的孤独恐惧,使人物形象更突出; 另外,父亲打猎的轻松愉快还暗示男孩的病情不重,为小说的结局做铺垫,“他那凝视着床脚的目光松弛了。他的紧张状态也终于缓解了”,结尾形成喜剧的效果。 9.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及鉴赏人物形象、主题的能力。 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筛选小说中和小男孩相关的情节进行分析。从全文来看,小说塑造的“小硬汉”形象主要是通过展现人物的言行来完成的。 “重压”在文中指小男孩发烧,认为自己会死,“在法国上学的时候,同学告诉我说,烧发到四十四度就不能活了。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可见他处在内心恐惧的重压之下。 “优雅风度”指男孩面对死亡的态度。如开头“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我见他一副病容,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缓慢,好像一动就会引起疼痛”,自己生病不忘为父母关上窗户;“他对我说:‘你不必呆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里”“孩子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房间。‘你们不能进来,’他说。‘你们千万不要传染上我的病。’”,得知自己发烧一百零二度,不让父亲陪伴,不让任何人进房间,怕传染别人;“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衷”“他却双眼盯着床脚,神情异常”“我来到他身边,发现他仍像我离天时那样躺着。他脸色苍白,但两颊上部烧得发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一整天静静地躺着,一直醒着,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待死亡降临。 小男孩的勇气体现在面临绝境时关爱他人、沉着顽强、不失体面,这些优雅风度正是勇气的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