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明史·太祖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1-08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明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太祖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比长,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十五年春正月,子兴用太祖计,遣张天祐等拔和州,檄太祖总其军。太祖虑诸将不相下,秘其檄,期旦日会厅事。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议分工甓①城。期三日。太祖工竣,诸将皆后。于是始出檄,南面坐曰:“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将皆惶恐谢。乃搜军中所掠妇女纵还家,民大悦。元兵十万攻和,拒守三月,食且尽,而太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民兵元帅陈野先分屯新塘、高望、鸡笼山以绝饷道。太祖率众破之,元兵皆走渡江。三月,郭子兴卒。时刘福通迎立韩山童子林儿于亳,国号宋,建元龙凤。檄子兴子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太祖为左右副元帅。太祖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遂不受。然念林儿势盛可倚藉,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壬子,置御史台。庚申,召诸将议北征。太祖曰:“山东则王宣反侧,河南则扩廓跋扈,关、陇则李思齐、张思道枭张猜忌,元祚将亡,中原涂炭。今将北伐,拯生民于水火,何以决胜?”遇春对曰:“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破竹之势也。”太祖曰:“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欲先取山东,撒彼屏蔽,移兵两河,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诸将皆曰“善”。癸丑,李善长帅百官劝进,表三上,乃许。甲子,告于上帝。
    
(节选自《明史·太祖本纪》,有删改)
    注:①甓(pì):砖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
    B.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
    C.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
    D.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本义是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旧时也用来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
    B.建元,此处指开国后第一次建立年号。建元原指中国古代第一个年号,即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建元”。
    C.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为中央监察机构。南朝梁陈、北魏魏齐时,称御史台。明初改为都察院。
    D.表,古代臣子用来查验弹劾他人的呈文,有其特殊格式。汉代将臣给君的呈文分为章、奏、表、议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元璋作战勇猛,治理军队颇有智谋。朱元璋曾经率众击破元兵,打得元兵渡江而逃。朱元璋虽不服韩林儿,但依然用其年号来号令军队。
    B.朱元璋体恤民心,想让百姓安居乐业。朱元璋下令将军中所掠妇女释放回家,让民众感动。称帝前和属下探讨北征,求拯民于水火的计谋。
    C.朱元璋志向远大,心在天下。他打下和州,统领诸将,朝南而坐向诸将出示任命檄文。被任命为右副元帅,却发出不愿受制于韩林儿的慨叹。
    D.朱元璋才能出众,以率先垂范赢得尊重。讨论军事,他剖析决论如流,众将有所屈服。分工筑城,他率先完成,从而在诸将中树立起了威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3分)
    (2)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破竹之势也。(5分)
    14.文章末尾在议北征时,朱元璋是怎样说服诸将的?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10-12 BDC
    13.(1)(我)奉命统领众位的军队,如今你们加固城墙都过了期限,面对军法该怎么办?
    (2)用(凭借)我们历经百战的军队,对付他们长期放逸的士兵,直捣元朝都城,这是破竹之势啊。
    14.直捣元都是危险的。应先夺取山东,再移到两河,最后一路向西席卷天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