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萵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有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辩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萵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国医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个新领域也正在发展,即所谓的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切应力,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选自《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材料二
袁隆平走了。今天全网都是纪念袁老的内容,尤其是看到长沙街头,所有的汽车都一起鸣笛,为袁老送行;还有人们雨中夹道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的视频的时候,不禁让人泪目。
袁隆平一生扎根在稻田之间,实现了千百年来人民心中最朴素的愿望,攻克了曾经绊倒半个地球的难题,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袁老如同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照亮了后来者继续前行的路,他给世人留下的不仅是丰富的食粮,还有无尽的精神财富。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缅怀他仰望星空的精神。袁老的两个梦想耳熟能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保障国家和世界的粮食安全。
耄耋之年,袁隆平又提出研发“海水稻”的宏大构想。袁老说,“海水稻”研发成功以后,在我国内陆和咸水湖周边进行产业化推广潜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广两亿亩,亩产200-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两亿人!
梦想总是属于敢想敢为的先行者——2020年,袁隆平团队在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种植示范,10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中国人再次牢牢端稳了饭碗!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缅怀他脚踏实地的品格。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把自己在一生浸润在稻田里。他坚信:“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他立下收徒“土味门规”——“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袁隆平曾说:“我会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从‘90后’一直搞到‘百零后’”。隐没于乡间水田的袁老,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禾下乘凉梦”和“覆盖全球梦”奔忙,还在努力带给中国和世界惊喜。多一些脚踏实地的科学家,多一些锲而不舍的追梦者,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就会孕育出更多希望。我们纪念袁隆平,是对英雄的呼唤和尊重。国士无双,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国民英雄,在他的心里,国家利益重,科学事业重,名利却最轻。“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世人也给了袁隆.平最高的荣誉和礼赞。
时代需要榜样,时代呼唤英雄。英雄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引领时代的方向,他们的精神影响着后来人,是为祖国乃至全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展现出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我们看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精神的追求和内心的富足。全社会对抗疫英雄的爱戴,对航空专家的敬仰,从国家层面对袁隆平、钟南山一个个国民英雄的崇高礼遇,也在向社会昭示:人生价值的实现,靠的是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精神。
我们纪念袁隆平,也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一次反思。你我都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渺小的存在,我们大多不会成为袁隆平那样的国民英雄,甚至我们也成不了整天操心经济走势的商业大佬,也不是时时关心国家大事的政界领导,但我们每个奋斗的个体,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我们可以像袁隆平那样,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坚定目标就能够坚持下去的人。那么我们便是自己的英雄-.愿你我既能做那个为英雄鼓掌的人,也能成为那个被鼓掌的人。
最后借用钟南山团队的悼文,向袁老致敬,也向每一个坚持梦想的人致敬:感念我们在这个时空相遇的每分每秒,我们的星空因为有了每个不同的你而璀璨。
(选自《半岛时评:纪念袁隆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西医不同,中医大都采用复方用药来治疗病人,而不会采用单一药物来治疗疾病。
B.生物力药理学能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相结合,防治与心血管相关的疾病。
C.袁隆平的“海水稻”经过实验,取得了重大成果,将在内陆和咸水湖周边进行推广。
D.“共和国勋章”是国家给与袁隆平崇高的礼遇,也是对锲而不舍的追梦英雄的尊重。
2.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砒霜治疗白血病、石杉碱甲治疗失忆、青蒿素抗疟疾、芍药苷防止血。管再狭窄都证明中医活血化瘀治则的正确。
B.按君臣佐使对症开出的中医处方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药味和剂量,以达辩证施治的目的。
C.袁隆平、钟南山等事迹证明:只要拥有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D.每个奋斗的个体,尽管渺小,但都能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坚定目标、坚持下去”像袁隆平那样的自我英雄。
3.结合两则材料,下列选项不能支持文章“时代需要榜样,时代呼唤英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张定宇院长被授予“人民英雄”的称号,并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B.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探望与拜访。
C.曾出任南京伪政府要职的周作人,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
D.45年前,十万人十里长街哭送周总理;今天,长沙市民冒雨自发送别袁隆平。
4.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5.屠呦呦和袁隆平都曾获得过“国家最高科技奖”,请结合材料以及你对两位科学家的认识,探究他们哪些品质有助于他们获此殊荣?(6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铖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正没个开交,忽觉背上击了一下,及回头看时,原来是……
6.下列对小说节选部分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林黛玉看到贾宝玉把花放到水里,担心花随水流出被弄脏,就比较委婉的批评了贾宝玉。
B.贾宝玉撒谎说自己看的书是《中庸》《大学》,是因为林黛玉反对她看这些“淫词艳曲”。
C.林黛玉听到贾宝玉的道歉,也和贾宝玉开起了玩笑,说明林黛玉性格是比较活泼可爱的。
D.贾宝玉说林黛玉是“倾国倾城貌”,黛玉唯恐把自己看得“轻薄”,竟“眼圈儿红起来”。
7.下列对小说节选部分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通过对黛玉心理活动的描写,暗示隐藏在人物心理深处的奥秘。同时通过“葬花”等适合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意境来烘托人物。
B.小说引用了很多唱词,语言流畅有情趣,自然规范,有诗意和美学的高度,生动形象精炼,含蓄委婉,多处隐笔表达了深层意思。
C.节选部分叙述自然逼真,就像生活本身那样,通过生活细节和人物的日常活动,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多愁多病身”的林黛玉形象。
D.文中贾宝玉借书中之语表白爱情,黛玉最终“由哭变笑”,并通过《西厢》对话,宝黛爱情“朦胧度”有所减少,深化了主旨。
8.林黛玉说《会真记》“果然有趣”,文中“有趣”体现在哪里?(4分)
9.节选部分多次提到了“花”,这表现出林黛玉的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加以简要概括分析。(6分)
二、文言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选自苏洵《六国论》)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付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六国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B.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C.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D.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士,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后统称统治阶级中的知识分子。
C.山东,指泰山以东的地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中的“山东”就是这个意思。
D.区区,一般形容数量少或者不重要,后也为自谦词,如“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文都是在宋王朝面临外部威胁的形势下借古讽今发表议论的,都要求积极抗战。
B.苏辙文中举范雎收韩、商鞅收魏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昭王出兵攻齐的做法有所不妥。
C.苏洵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是对北宋统治者“以贿求和”的妥协政策予以讽谏。
D.苏辙文从各诸侯国着笔,指出山东诸国如“厚韩亲魏以摒秦",秦国就不能有所作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分)
(2)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付无穷。(4分)
14.苏洵的《六国论》从________的角度立论,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最后引出“为国者无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苏辙的文章则从的角度立论,论证六国相继破灭的原因,批评六国之士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二)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15-16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赋诗,使岳阳楼更添一层神秘色彩。
15.下面是对两首诗歌内容与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诗颔联使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上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B.李诗尾联想象楼高风急,凉风四起,虚写诗人醉后的感受,着笔仍然在写楼高。
C.杜诗首联以“昔”字起句,写早闻洞庭盛名,然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之愿望。既有初登之喜悦,又有今非昔比、世事沧桑的伤感,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D.杜诗颔联的妙处在“坼”“浮”两字,一“坼”一“浮”,以动写静,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16.有人说,李杜两位诗人不露斧凿之痕写尽了岳阳楼的宏伟壮丽、洞庭湖的浩荡开阔,可谓自然生成。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位诗人情感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红楼梦》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中占地之广,楼宇之高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
(2)历史启示我们,要想使国家安定,江山永固,就必须对百姓积聚道德和仁义,正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擅长描写战争场面,抒情意象的军事化是其词风的突出个性。他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用“________”五个字描绘出盛大的阅兵场面;又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这个比喻句形象的描绘出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收复失地的威猛气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小题。
常听见有些《红楼梦》读者说:“我爱史湘云!”这是说黛玉和宝钗各有其不可爱的地方。
有谁不喜欢天真明朗的情调呢?在冻云阴雾低压、病柳愁花缭绕之下,忽见一片鲜艳的朝霞,辉煌天际,人会顿然觉得眼前一亮,心胸开朗。大家正在吃酒行令,忽然不见了云姑娘。众人走到山子石后头一看,原来她吃醉了,________在一个石板凳上,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满脸和衣襟.上是________,手中的扇子掉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地围着。这是多么出人意外的一幅美妙的图画啊!
湘云在大观园诸少女中能发出新鲜美丽________的光彩,就在于她既天真又热情的性格。湘云听见别人结社吟诗,就抢着参加,对自己的兴趣和才华不加掩饰。吃了别人的酒,就要还席,也不计算自己有钱没有。得到了几个绛石戒指,就________分赠给朋友们,也不管别人是否看得重。宝钗没有她真情,黛玉没有她浑厚。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酣睡 红香零乱 不同流俗 专程
B.鼾睡 红香零乱 与众不同 专程
C.酣睡 红香散乱 不同流俗 专诚
D.鼾睡 红香散乱 与众不同 专诚
19.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扎实推进,使得许多党员干部在重温红色家书中,感悟初心使命,追思先辈事迹。
左权“愿以我的成功的事业,报你与我母亲对我的恩爱”的深情流露,寄托的是革命先辈炽热深沉的家国情怀。王若飞“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的铁血壮志,展现的是共产党人①________。家书里有深情,家书里有信仰,家书是情感的纽带,也是鲜活的历史。多读读红色家书,②________,我们就能更好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分)
22.清代纳兰性德的词《金缕曲》写到“葬花”,原句是“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这是亡妇忌日的悼念之作,满是伤春之感,悼亡之思。《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读来也可谓字字浸泪,句句含悲。请你概括黛玉葬花时伤感的原因。(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读大学时信奉王阳明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于是自己取名“知行”。后来经过不断的实践,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改名“行知”。
“知行”观一直是中华民族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孙中山认为:“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毛泽东说:“所谓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就是知和行的关系。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