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2020-2021学年下期2019级第一次素质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5-1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正阳高中2020—2021学年下期19级第一次素质检测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①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书法热”持续升温,而关于书法教育的讨论也成为热点话题。书法教育究竟是不是写字教育?书法教育跟写字教育有什么区别?目前我们应该重视书法教育还是写字教育?这些都成为学者甚至是学生家长们迫切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的书法教育而言,对这些问题的反思都非常有意义。
    ②可以肯定的是,书法教育的基础是写字,因此要进行所谓的书法教育,首先就要做到识字教育、写字教育,在规则、技术学习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审美与文化教育。其实在技术学习的同时,美育也在悄无声息进行,因为在学习汉字的运笔、结构与节律的过程中,肯定同时要涉及平衡、和谐、刚柔、阴阳等传统审美内容。只要在一定规则指导下书写汉字,就会不自觉接触到这些传统美学元素。更重要的是,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还会伴随气息的调整与控制,这是别的文字所不具备的重要特征。因此不能孤立地把书法教育与写字教育区分开来。不能说开几节审美教育理论课,就叫作书法教育;也不能说写字教育就不是书法教育。书法教育、审美教育都要从写字实践中来。
    ③关于书法教育与写字教育的争论意义不大,这种争论还不是关键性的。那么书法教育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根据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儿童成长过程中,一直在使自己适应于一个由年长者的兴趣和习惯所组成的社会世界,但是“通过这些适应,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他个人的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需要”。类似地,在书法学习过程中,表面的技术或美育,实际上都不是儿童情感或智慧的需要。皮亚杰认为,儿童需要的是一个活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没有强制也没有处分,可以自由活动,达到情感和智慧上的平衡。而基于教育的需要,家长、老师等长辈又会给予儿童许多强制,在书法领域,老师传授的写字规范就是某种强制,制约着儿童的天性与“自由”。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尝试顺应家长、老师的强制,从而在自由世界和外部强制之间,最终达到某种平衡,而这种平衡包含情感与智慧。
    ④少儿书法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的需要和家长、老师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儿童有一个自我的世界、自由的世界,而家长和老师有一个规范的世界、强制的世界。儿童学习的过程就是这两个世界达到平衡的过程。但是如何达到平衡,就需要我们因材施教,重视过程,寻找每个儿童的审美天性与技术学习之间的平衡点。儿童书法教育不能仅仅是日复一日的临摹,对于技术的规范也不能过于苛刻,可以在一定技术规范内,顺应孩子自由的天性,给予他一定的发挥空间。在发挥的过程中,既学到技术,体会到传统审美,又能够顺应自然,表达情感,并得到观察力和毅力的提升。
    ⑤因此,从学习角度看,与其从单纯的角度讨论“书法教育是不是写字教育”,不如转移重心,去探讨学习的过程。例如:学生是如何掌握技术的?如何从模仿过渡到掌握技术?什么样的技术规范是简单易行的、是通行的?是否一定要坚持某种技术规范?技术规范的模仿是否对于审美认识有提高,有多大提高?这样的问题有的属于书法领域,有的属于心理学,有的属于美学、哲学。无论如何,都需要深入研究,而且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所以我们不妨把关注点更多放在书法老师把什么样的信息传递给了什么样的学生,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什么方法,如何传递等建设性的问题上。                                     (摘编自向净卿《书法教育?写字教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进行书法教育首先就要做到写字教育,因此写字教育是书法教育的基础。
    B.书法教育、审美教育都要从写字实践中来,做好写字教育就能进行审美与文化教育。
    C.在进行技术学习的同时,也进行美育,书写汉字就会接触到传统美学元素。
    D.少儿书法教育需要我们因材施教,在重视技术规范的同时顺应孩子自由的天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提出关于书法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B.文章对比分析书法教育和写字教育,意在强调这两种教育既有区别也不可孤立看待。
    C.文章引用皮亚杰的观点,是为了表明书法技术学习不能满足儿童情感或智慧的需要。
    D.文章论述结构较为清晰,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儿童在学习书法的同时会自觉地接触到平衡、和谐、刚柔、阴阳等传统美学元素。
    B.教师需要因材施教,重视过程,在审美天性与技术学习之间寻找到不同学生的平衡点。
    C.从学习角度看,书法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书法领域的事情,也和心理学,美学和哲学有关。
    D.书法教育探讨的关键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争论书法教育与写字教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物联网是由传感设备、终端、信息处理中心和用户组成的网络,被看作信息领域一次重大的发展和变革机遇,已经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世界各国的未来信息化发展战略,均从不同概念向物联网演进,我国也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关注和推进。
    传感器是机器感知物质世界的“感觉器官”,是物联网服务和应用的基础,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检出功能,并按照一定规律换成与之对应的有用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可以感知热、力、光、电、声、位移等信号,为网络系统的处理、传输、分析和反馈提供最原始的信息。
    (摘编自段中兴《物联网传感技术》)
    材料二:
    目前我国物联网芯片的研发企业的由于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创新服务能力不足,再加上芯片设计周期长、风险高等因素,导致了在芯片领域一直处于劣势。我国芯片产业的产业基础、结构、规模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技术空白点很多,骨干企业规模和利润都远远不及竞争对手。
    全球产业正在整合,产业模式在变。中国物联网户业规模发展需要跨越行业、技术和需求等三大壁垒。如何突破物联网芯片产业的关键技术,是我国芯片产业界要考虑的重点。
    (摘编自曾凡太等《物联网之心:传感器件与通信芯片设计》)
    材料三:
    2018年7月3日,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在上海正式揭牌,这标志着解决我国智能传感器“关键和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实现首次商业化”战略任务的国家级创新中心全面转入实质性运营阶段,我国智能传感器领域的强“芯”之旅正式起航。
    中国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在应用市场的创新花样繁多,说明并不缺乏创新能力,缺的是实现创新想法和理念的完整的技术平台。
    中国的传感器相关技术研发起步并不晚,在某些特定的前沿领域的研发成果也并不落后,但是,局部的、零散的先进技术很少能融入产品化的工程技术体系,无法从终端产品体现其巨大的节点价值,所以,完整的技术平台对于现有技术资源的整合,并通过产品应用到特定的市场中去,是发挥现有先进技术的关键。
    要改变现状,需要产业链上的各方协同合作,才能发挥各方优势。由此,通过整合大学、科研院所以及骨干企业等优势单位资源,并进行有效的升级改造,打造面向国内物联网及传感器制造、设计、材料、设备、封装、测试等产业链内所有大中小型企业提供领先技术的平台,将有效突破产业发展中的一系列瓶颈。
    (摘编自《冯翔:打造传感器产业链技术平台》,《自动化博览》2019年5月)
    材料四: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0月20日在浙江乌镇开幕。
    一辆无人驾驶的5G自动微公交将全球首发。它的外形与普通公交相似,但整个车身搭载了大量的传感器。借助于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设备,它能“眼观六路”,识别200米内的行人机动车辆等障碍物;同时,通过车、路、网、云一体化协同智能系统,又能“耳听八方”,掌控公里级范围的道路信息。面对复杂开放的道路,它能在100毫秒内做出反应,相比紧急情况下人反应时间300到400毫秒,人工智能微公交极大提升了驾驶安全性。
    (摘编自(无人驾驶自动微公交乌镇“开跑”,《北京青年报》2019年10月20日)
    4.下列对材料中“物联网”“传感器”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物联网是世界信息领域一重大的发展和变革机遇,与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一起并称为第三次信息产业发展浪潮。
    B.传感器是机器的“感觉器官”,能够感知热、力、光、电、声、位移等信号,直接为物联网服务和应用终端提供各种数据。
    C.我国物联网芯片的研发企业在芯片领域一直处于劣势,根本原因是缺乏技术人才和创新服务能力不足。
    D.5G自动微公交借助大量传感设备,实现了对障碍物的识别,再加上车、路、网、云等智能系统,极大提升了道路信息掌控能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把物联网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关注和推进,我国芯片产业界考虑的重点是如何突破物联网芯片产业的关键技术。
    B.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这所国家级创新中心全面转入实质性运营阶段,我国在这领域强“芯”之旅正式起航。
    C.我国传感器研发起步晚,需打造实现创新想法和理念的完整的技术平台,争取在全球产业整合和模式调整中占据一席之地。
    D.局部的、零散的传感器先进技术很难产生巨大价值,只有协同合作,整合资源,才能发挥各方优势,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
    6.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如何在物联网传感器领域提升产业竞争力。(6分)
    企业层面:                                                               
    政府层面: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奎生
    刘震云
    房东大哥及他的一家都回来了,脸上都带着红晕和兴奋,兴奋之中有企盼的满足。房东家的二女儿说:奎生来了。
    我惊奇:奎生是谁?奎生一来大家就这么兴奋?
    二女儿不高兴地说:你连奎生都不知道哇?
    这时房东大哥告诉我,奎生是当地有名的金鼓乐鼓手。我问为什么敲鼓,房东大哥:村里死了人了。
    于是,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九日晚,奎生在山西南部的李堡村为老太太王枝花的丧殡敲起了他的震动土塬和乡亲的路行鼓。
    后来奎生告诉我,他五岁丧父,六岁随母嫁于河东。上了三年学就辍学了,从此割草,放牛,吃剩饭。九岁离家,拜当地著名艺人为师。一九七八年,奎生的师傅因病逝世,十九岁的奎生,从此成了这个松散艺班的班主。第二年,奎生因率班在一次喜宴上敲喧天的威风锣鼓连续七个小时将几千名村民震呆,从此名声大噪。
    奎生个头不高,像所有名人一样,没开始敲鼓点之前,他坐在条凳上不理人,对熙熙攘攘的围观人群充耳不闻,只是偶尔与身旁掌板的同伴低声说一句什么。天黑了下来,一个三百瓦高挑的大电灯泡亮了。奎生向身边掌板的同伴示意一下。掌板的同伴将他的板子举了起来,立即,像音乐厅穿着燕尾服指挥手中的指挥棒高举起来一样,班中所有的艺人都各就各位,抱起自己的笙、笛、铙、钹、唢呐、大鼓,全神贯注地看着同伴手中高举的板子。
    终于,高举的板子落下了。随着一声清脆的竹板响起,六七个人手中的笙、笛、铙、钹、唢呐、大鼓同时响起。音乐都是我们所熟悉的音乐,是伴随几代人成长的,几代人都从音乐中得到了满足。几千人屏声静气,听得如醉如痴。听了一段,又是一段;走了一山,又是一山。
    奎生仍在条凳上坐着默默不语地抽着自己的香烟。
    终于,在一支曲子演奏到一半时,奎生扔掉烟屁股,站起来,从同伴手中拿过一杆唢呐。他一站起,连我们这些微不足道的听众都一下觉出,他所有同伴刚才声音嘹亮、争奇斗艳、百花齐放的吹奏,都一下子成了伴奏。所有伴奏的声音,一下子压低许多,缓慢许多,在等待奎生唢呐的吹出。由于有了这压低与缓慢,使奎生唢呐中发出的第一声声响,就格外嘹亮、彻底、撕裂金帛与撕裂云霄,把我们等待已久的心灵,一下子消解和冰释。他吹奏的是什么,已显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吹奏。我们切切实实看到他在吹,听到他吹出的声音,看到他吹奏的风采,我们就满足,得到安慰,与他融为一体,甘愿做他音乐的奴隶,愿意为这一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气氛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啊,在一种气氛下我们可能是懦夫,在另一种气氛下我们就是英勇无畏的战士。我们甘愿沉浸在这种音乐中,去生,去死,去随这音乐的吹奏者爬过一道又一道的高山,一座又一座的土塬,过一道又一道的冰河,看遍一山又山的漫山遍野的灿烂的花朵。
    但是,奎生没有让我们兴奋过久,一曲终了,他把唢呐放到了桌子上。他没有在乎我们兴奋沉浸的情绪,任我们在兴奋的泥潭中挣扎,不能自拔。这时,他的同伴又继他之后吹起来,唱起来,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已经走到了路的尽头,应该在另一种音乐的抚慰下往回走了。于是,我们神经也都松弛下来,笑了。奎生的吹奏既然听过,同伴的吹奏对于我们已不在话下。我们一下似乎成了奎生的知心朋友,也可以和他平等相处然后和他一样俯视他的同伴了。于是,人群中松动了,咳嗽声,议论声,像蜜蜂一样“嗡嗡”响起。这时我们又感谢奎生。奎生是神,我们是人,我们还是回到“嗡嗡”的人的议论声中去吧。
    这样“嗡嗡”了一个钟点,轻松了一个钟点,等我们把松弛的唾沫都咽回肚里,把兴奋的汗水晾干甩净,这时奎生又出场了。他将一面大鼓挂到了自己脖子上,他的几个同伴也都将大鼓挂到了自己脖子上。人们又提起心,屏息静气。他将一面大鼓挂到了自己脖子上,奎生将鼓槌举到了空中,所有同伴都看着他,也将手中的鼓槌如树林般举向空中。随着奎生鼓点的落下,一下,两下,三下,众槌纷落,如雨打芭蕉,越来越重,越来越激烈;激烈之后,又还原成整齐,成了整齐雄壮、威风八面的威风锣鼓鼓点。十来面大鼓在一起对打,打着鼓,敲着鼓边,声音清脆悦耳,令人神情振奋,昂扬,沉落,感动。
    问:这鼓叫什么名称?
    答:五虎爬山。
    这时所有的鼓手,真有如爬山的、山中初长成的雄虎,突然分开,又突然跳到一起对打;对打一阵,在旁边唢呐、笙、笛的伴奏下,又突然亮相,好不自如潇洒。这时的奎生,还原成了儿童模样,憨厚,天真,满头是汗,满头是土,满头是土与汗流成的汗道道,脸上带着满足与得意的傻笑。打鼓之余,鼓槌在他手上转花,令人眼花缭乱。他们抖肩、扭腰、提脚、掀胯,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我们的全身。这种金鼓乐,这种路行鼓,声声鼓槌,都敲到我们心的深暗处。我们可以长歌当哭,我们可以抚掌大笑,我们可以就此喝醉酒……
    三星偏西了,散场了。散场的脚步声、议论声、寻子呼娘声之后,一切都停止了。这时的村庄,显得多么寂静啊。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篇写房东一家的兴奋和企盼,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收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为下文奎生出场作铺垫。
    B.小说运用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奎生坎坷的童年和学艺简况,丰富了文本内容,为下文奎生的出色表演进一步蓄势。
    C.这篇小说和鲁迅先生的《祝福》都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来观察、讲述并参与故事,便于直接呈现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D.作者站在乡土文化立场,再现中原乡村的丧葬民俗场景,让读者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体验,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眷恋。
    8.在小说情节推进中,作者常常采用延宕手法,故意放慢叙述节奏,延缓事件进程,从而收到别致的艺术效果。请据此简析小说划横线处句子的艺术效果。(6分)
    9.无论是奎生的唢呐声,还是“五虎爬山鼓”的演奏,都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心旌摇曳,魂驰神往。试分析小说在音乐描写上的艺术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凡民有忿争,颂喻以乡党宜相亲善,若以小忿而失欢心,一旦缓急,将何赖焉。调南京留守推官,留守欧阳修委以政,曰:“子容处事精审,一经阅览,则修不复省矣。”时杜衍老居睢阳,见颂,深器之。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颂在馆下九年,奉祖母及母,养姑姊妹与外族数十人,甘旨融怡,昏嫁以时。妻子衣食常不给,而处之晏如。富弼尝称颂为古君子,及与韩琦为相,同表其廉退,以知颍州。英宗即位,召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颂言:“今中牟、长垣都门要冲,二鄙驿置皆由此,而旧不屯兵,阒无防守,请置营益兵,以备非常。”明年,饥民果乘虚犯长垣,戕官吏,如颂虑。加集贤院学士、知应天府,吴越饥,选知杭州。一日,出遇百余人,哀诉曰:“某以转运司责逋市易缗钱,夜囚昼系,虽死无以偿。”颂曰:“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足及修两朝正史,转右谏议大夫。使契丹,遇冬至,其国历后宋历一日。北人问孰为是,颂曰:“历家算术小异,迟速不同,如亥时节气交,犹是今夕;若逾数刻,则属子时,为明日矣。或先或后,各从其历可也。”北人以为然。元祐初,拜刑部尚书,迁吏部兼侍读。奏:“国朝典章,沿袭唐旧,乞召史官采新、旧唐书中君臣所行,日进数事,以备圣览。”遂诏经筵官遇非讲读日,进汉,唐故事二条。既又请别制浑仪,因命颂提举。颂既邃于律历,以吏部令史韩公廉晓算术,有巧思,奏用之。授以古法,为台三层,上设浑仪,中设浑象,下设司辰,贯以一机,激水转轮,不假人力。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绍圣四年,拜太子少师致仕。
    (选自《宋史·苏颂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足/
    B.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足/
    C.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足/
    D.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为“迁”,一般指升职,也可以指降职。
    B.英宗,这是用庙号来指称帝王,除此之外也可以用年号来指称皇帝。
    C.亥时,十二时辰的最后一个时辰,指的是一天中的22时至24时。
    D.经筵官,封建时代陪侍皇帝讲读经史之官。经筵为皇帝听讲书史之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颂处事精审,受到称赞。苏颂调任南京留守推官时,留守欧阳修把政事交给他处理,欧阳修认为苏颂办事精细,凡是苏颂阅览过的政事,欧阳修都非常放心。
    B.苏颂睦亲齐家,廉洁退让。苏颂侍奉祖母及母亲,养活姑姊妹与外族几十人,但妻儿的衣食常常不能供给;富弼和韩琦表彰他廉洁退让,让他任颍州知县。
    C.苏颂富有见识,虑事周性。苏颂提点开封府界各县镇公事时,认为中牟、长垣是都门要道,建议英宗应加强防备,结果第二年,饥民果然乘虚侵犯长垣,杀害官吏。
    D.苏颂学问广博,通晓律所。苏颂出使契丹,遇冬至,契丹国冬至日历比宋历晚一天,契丹人问用何日作为冬至日,苏颂用律历知识让契丹人认可了宋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颂喻以乡党宜相亲善,若以小忿而失欢心,一旦缓急,将何赖焉。
    (2)颂既邃于律历,以吏部令史韩公廉晓算术,有巧思,奏用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 题。
    送王适①徐州赴举
    苏辙
    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
    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
    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
    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注】①王适:苏辙的二女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在江南春雨绵绵的季节里为奔赴徐州参加科举考试的王适送行,写下此诗赠别。
    B.首联下句写不知北方谁是知音,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相似处。
    C.在诗人眼中,王适性情如白玉。品德美好;诗文如朱弦,秀雅流畅,越读越有深意。
    D.王适想起马上要乘船行万里路,山高水长,不禁悲从中来,一饮杯中酒,难舍难分。
    15.诗歌的尾联写法巧妙,意蕴丰厚,极具神韵,请加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    __,____    ___”两句形象地描写出楼阁间通道临空飞跃的姿态。
    (2)屈原《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气势磅礴、瑰丽浪漫,其中“_______,____ ___”两句,动静结合、红白相映,画面鲜明生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 题。
    综观中国古代哲学,在儒道墨法等各家共用的理想人格概念中,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圣人。不仅是儒家,道家、法家都对圣人_________。尽管圣人是各家共同的理想人格,然而,各家对圣人的设想却趋向各异。儒家对圣人的界定和期待与道家、墨家或法家________。对道家来说,圣人是彻底通达大道的人,因而能够完全消除人为而臻于自然无为;对墨子代表的墨家来说,圣人别有一番况味;法家对圣人的理解最为独特,在法后王的旗帜下将耕战、功绩等等都纳入对圣人的界定之中;更有甚者,道家具有与儒家判若云泥的圣人观,老子、庄子都对儒家的圣人观展开攻击,庄子甚至断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表明,不可将儒家与道家、墨家或法家推崇的圣人_________。尽管如此,各家都对圣人崇拜有加则是________的。
    由圣人反观君子可以发现,君子是儒家独有的理想人格。就儒家来说,理想人格也并不限于君子,如王者、大人、圣人、贤人……倾慕儒家的理想人格可以列出一长串,但最能体现理想儒家特点的人格则非君子莫属。比如,孔子对君子津津乐道,乃至情有独钟。饶有趣味的是,《论语》以君子始、以君子终,足见君子在儒家理想人格中的地位。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顶礼膜拜     相去天渊    混为一谈    毋庸置疑
    B.五体投地     相去天渊    混为一谈     不容置疑
    C.五体投地     咫尺天涯    一概而论     毋庸置疑
    D.顶礼膜拜     咫尺天涯     一概而论     不容置疑
    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理想的倾慕人格儒家可以列出一长串,但最能体现儒家理想特点的人格则非君子莫属。
    B.儒家倾慕的理想人格可以列出一长串,但最能体现儒家特点的理想人格则非君子莫属。
    C.儒家倾慕的理想人格可以列出一长串,但最能体现理想儒家特点的人格则非君子莫属。
    D.理想的倾慕人格儒家可以列出一长串,但最能体现儒家特点的理想人格则非君子莫属。
    19.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工资虽然高,但是……(他停顿了一下)你今后打算做什么?
    B.歌咏比赛之际,大家唱起了《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
    C.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
    D.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青少年教育中增加阳刚之气的培养很有必要。阳刚之气不能①                 。事实上,不论男生女生,都需要培养阳刚之气。阳刚之气有丰富的内涵,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团队意识、自强精神、合作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都是②                。近来,阳刚之气这个话题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还是因为社会对青少年有更多的期待。正所谓③                  ,少年事关国家的未来。对青少年的阳刚之气的培养,需要早作规划,早作筹谋,才能在未来结出硕果。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9月2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深化“护苗2020”专项行动推进会活动在北京举行。会上总结了今年以来“护苗”工作的不俗成就,截至目前,共查办刑事案件7起、涉少儿非法出版物行政案件16起,累计受理涉青少年专项举报675万件;推进会安排了多项“护苗”宣传内容:剖析了涉未成年人违规网络文化产品典型案例,宣讲“护苗”法律政策,普及青少年网络安全有关知识。会议讨论认为,今后将积极发挥思政课老师作用,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机融入“护苗”知识,更好引导中小学生健康安全成长。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今年是牛年,牛是人们喜欢的动物之一,往往被赋予特殊意义。人们常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人比喻为孺子牛,把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人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人比喻为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是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
    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正全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民族复兴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充满各种风险挑战。发扬好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我们才能乘风破浪、一路向前,才能创造新业绩,才能“了不起”。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高二年级部拟举办以“践行‘三牛’精神,我们每个人都了不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整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