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合李贺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老马(其一) 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马诗(其二十三) 李贺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歌整体上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姚诗中的“老马”和李诗的“肉马”都是作者自身命运的写照。 B.姚诗中老马“惆怅”的最直接原因是秋雨打湿了东郊路面,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自由驰骋了。 C.李诗“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分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做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D.李诗“厩中皆肉马”结构上紧扣诗题;内容上用调侃的语气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汉武帝,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激之情。 15.两首诗都以马为中心意象,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 答案: 14.答案是A。 “两首诗歌整体上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姚诗中的‘老马’和李诗的‘肉马’都是作者自身命运的写照”说法错误。“都采用了托物言志”错,李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另外“姚诗中的‘老马’和李诗的‘肉马’都是作者自身命运的写照”也有错误,李诗的的“肉马”是作者批判的对象。故选A。 15.①姚诗中作者刻画了一个志向远大的老马形象,年老体弱,加上秋雨绵绵、前途未卜,不禁惆怅。借此表达作者对老马的赞美和惋惜之情。 ②李诗借“肉马”来比喻那些才能低下的庸碌无为的小人,借此表达对统治者不重视人才的愤激之情,以及自己的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之情。 【解析】 题干“两首诗都以马为中心意象,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姚诗中老马“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老马一觉卧睡醒来,却发现自己无论怎样扶着身旁的围栏都站不起来;“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最让它惆怅的是东郊的道路,下过秋雨后都变成了稀泥。这首诗看起来是在写一匹年老体弱的老马,实际上以马喻人。可理解为作者仍有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但想到自己年老体弱,前途未卜,不禁惆怅。借此表达作者对老马的赞美和惋惜之情。李诗中描写的马,由于是“御马”,吃住条件优越,一个个喂得肥大笨重。故“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这样的马在地面上奔跑都有困难,怎么可以骑着它上天呢!这两句寓意颇深,除暗示武帝求天马上青天的迷梦破灭外,还隐喻当时有才有识之士得不到重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