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辛弃疾《最高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6-03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辛弃疾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圆。
    最高楼
    辛弃疾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囊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园儿名“俟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注释1词人时任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因朝改腐败,奸佞误国,故想退休。语出《晋书》。东晋诸葛长民位高权重,贪婪奢侈,后被刘裕所杀。摩先生:汉代楚王刘交的门客,因其不善饮酒,每次宴饮。刘交都为他“设醴”(摆上度数不高的酒)。后来有一次主人忘了这样做,他便称病离去。亦好:语出唐戎昱《长安秋夕》诗句“在家黄亦好”,借以表达安黄乐道之意。国休休:通“咻咻”,指吵闹,乱说话。
    14.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须高贵何时“的“须\“与“须行即骑访名山”“须睛日”中的“须”同义。
    B.词人尊穆,陶二人为师,是因为两人都不慕名利,坚守气节,双双辞官归隐。
    C.“便咻咻”以下三句,语气强烈,表达词人对儿子阻止“乞归”的强烈不满。
    D.这首词借“骂子”表明了词人对待财富的人生态度,显示了词人的高贵品质。
    15.对《最高楼》这首词,有人评之曰“亦庄亦谐”、“亦雅亦俚(俚;理俗,通俗)”,请任选其中一点,结合问句作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14.B 【解析】B项,“两人都不慕名利,坚守气节,双双辞官归隐”错误,穆先生是因为感到楚王的怠慢而辞官,没说穆先生“不慕名利”和“归隐”。
    15.参考答案:(1)“亦庄亦谐”是说《最高楼》的艺术特点。“亦庄”即庄重严肃,词人就如何看待财富问题训诫儿子,自然是个十分严肃的内容;“亦谐”即诙谐风趣。词人在谈论严肃话题时,并不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而是以轻松之语道之,如“葺个园儿”“作个亭儿”等句,读来活泼俏皮,妙趣横生。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庄”3分,“谐”3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亦雅亦俚”是说《最高楼》的语言艺术特点。“雅”即端庄文雅(富有文采),如“须”“暂”“未曾”“葺”(“待”“更”)等,文词典雅精粹,落笔惜墨如金;“俚”即通俗易懂(口语化),如“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等句,纯用口语,毫不雕饰。“雅”“俚”浑然一体,显示词人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雅”3分,“俚”3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亦雅亦俚”也可以从用典角度答题,如:“亦雅亦俚”是《最高楼》的语言有艺术风格。“雅”即语言端庄文雅(富有文采),本词多次运用典故,言简而意丰;“俚”即通俗易懂(口语化),词中虽多次运用典故,但化作口语,灵活自如,脱口而出,毫无艰涩之感,显示词人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雅”3分,“俚”3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