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的过程 教师提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们称之为过渡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请同学们和我共同回忆一下,这一时期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简要评述后,导入新课: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由此,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任务,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我们把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十年左右的时间,称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探索。在这十年中我们经历了探索、曲折和发展。 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关于中共八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中共八大在党的指导思想上的重要观点以及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让学生对此进行简要评价。然后教师结合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说明提取历史材料中有效信息的基本方法。同时教师写下副板书:“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政策”,引导学生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再根据学生描述的具体情况,适当归纳总结如下: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必然要发生变化,而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关键就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党的工作重心必然要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然后要求学生讨论,应该如何评价八大?为什么说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教师对学生的评论发表意见,进行相应的补充如下: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是根据“一五”计划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实践证明,坚持这一方针,我国的经济建设就会顺利发展并取得成效,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和遭受损失。八大以后,进一步探索的努力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如何贯彻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一是如何准备全党整风,正确处理日益突出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和失误:在进行如何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让学生结合教材中有关内容来分析总路线是怎样提出来的,并地客观地加以分析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对我国经济建设总的评价应该是 A.成就是主流,问题与失误不很严重 B.与出现的曲折、失误所造成的严重影响相比,几乎无成功可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