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在戏曲舞台上,轻扬马鞭表示骑马,划桨表示行船,绕场一圈表示日行千里。这些舞台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 ) ①综合性 ②程式化 ③虚拟化 ④现实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京剧有三大美学特征:综合性、程式性和虚拟性。综合性是指把“唱”“念”“做”“打”综合起来;程式性是指表演的动作或者舞台的布局及服装脸谱等的设计都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式;虚拟性是指要表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要在舞台出现的,可以通过演员用一定的动作或者语言等来表现。由此可见,材料体现出来程式性和虚拟性两个特征。 6.下列关于风俗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清明上河图》是明朝张择端的代表作 B、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 C、是随着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发展起来的 D、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民间风情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做题必须细心。张择端是北宋人,而不是明朝。 7. 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约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的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本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就是秦朝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扁足青铜方鼎”、“小篆”可以判断出三者出现的时间分别是母系氏族时期、商周时期和秦朝时期,但秦人可以拥有前代的“玉面人”和“青铜方鼎”,而前代绝对不可能出现秦代才出现的小篆,故选D项。 8.下列最能体现盛唐气度的是( ) D、怀素作品 C、柳公权作品 B、王羲之作品 A、颜真卿作品 答案:四个人中生活在盛唐时代的只有颜真卿,而且其楷书的讲究法度规范正是盛唐时期书法作品的典型特征。 l 提分训练 1.下面关于《齐民要术》一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B、该书内容涉及食品加工与贮藏和野生植物的利用等 C、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6世纪以前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 D、该书引用了西方关于选种的混合选择法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的基础知识可以看出A、B、C三项都没有错误,而D项中的混合选种法是《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而不是从西方引用而来的。 2.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地图 A、图中使用的是“蔡侯纸” B、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可以用于绘写的纸 C、纸最早是用于绘制地图的 D、纸最早是在我国的甘肃地区发明的 答案:B 解析:“蔡侯纸”发明于东汉时期,西汉不可能出现,A项错误;但在“蔡侯纸”之前中国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纸,B项正确。根据材料并不能必然得出C、D这两个结论。 3.繁荣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能够反映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大漠空秋塞草哀,孤城落日斗兵稀” C、“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答案:C 解析:C项中写到的粮食大丰收的景象正是盛唐繁荣的主要表现,其他三项都是借景抒情。 4. 下列小说中,不是以历史故事为素材的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答案:A 解析:《三国演义》是以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故事为素材的;《水浒传》是以宋代梁山泊的历史故事为素材的;《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西游的历史故事为素材的;只有《红楼梦》完全是虚构的故事。 5. 京剧发展的第一个繁盛期是在( ) A、道光、同治年间 B、同治、光绪年间 C、光绪、宣统年间 D、民国时期 答案:B 解析: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同光十三绝”,弄清“同”“光”分别指哪个年号即可。 6.右图为我国古代某文物图片,图中的文字 A、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B、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是最早的全国统一标准字体 D、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最高典范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可以判断图中文字的字体是小篆,而A项是指甲骨文;B项正好相反,应该是隶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篆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故选C项。 7.上图中内容主要反映了( ) A、文人意趣 B、民间风情 C、宫廷生活 D、渔猎活动 答案:B 解析:上图反映的是一幅年画,是民间风俗画的一种,所以应该主要反映了民间风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