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l 考点对应训练: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在我国甘肃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木简中记录了这座烽燧所用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的文学应该是楷书 D、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 答案:D 解析:此题的关键是时间“东汉”时期,A项的说法本身错误;B项说法正好相反,纸比木简更便于流传;C项中提及的楷书应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时期还没有出现这种字体;D项说法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从引文的体裁特征判断,它应出自() A、《诗经》 B、《离骚》 C、《史记》 D、楚辞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本题的题眼应是材料中的“兮”字和“出自”二字,句子中间的“兮”这是屈原独创的楚辞体的典型标志,排除掉A、D两项,而且本题考查的是出自哪篇文章,而不是考查体裁,由此排除掉迷惑性很强的D项,正确答案应该是B。 考点三: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是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应表示()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 答案:A 解析:脸谱采用写意和夸张以象征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是理解剧情的关键之一,所以应该了解主要的几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如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勇猛憨直;白脸代表狡诈等。另外此题也可以通过例举的人物关羽来进行判断选择。 考点四:书画的起源和演变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 A、 绘画创作不遵行认识的一般规律 B、 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 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 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答案:D 解析:“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说明艺术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主观认识,并不是要求与客观完全一致,可以加上创作者的“意”“趣”,这体现了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D项正确。而A、B、C项三句话本身就不符合唯物主义的观点。 l 创新题速递 1.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一书中说:“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发现的,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在一部古代中国百科全书中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达尔文所说的这部“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应该是指() A、《天工开物》 B、《氾胜之书》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答案:C 解析:本题的材料出自课本,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达尔文所说的“选择原理”应该指的是物种的选择,判断出这一点题目就迎刃而解了,是C项。A项的迷惑性较强,《天工开物》有“17世纪中国百科全书”的称号,但与材料的内容不符。 2. 法国作家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火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第一句话可以排除掉A项。然后需要弄清中国的社会状态在“胚胎” 成长为“婴儿”的过程中起的是阻碍作用而不是保护“胎儿”的作用,否定B项。并且由此可见 “胚胎”成长为“婴儿”其实就是指中国传统的科技发明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 3. 汉字形体的演变发展脉络是 ①甲骨文 ②金文 ③隶书 ④篆书 ⑤楷书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③⑤ D、①④②③⑤ 答案:C 解析:可以从汉字形体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来分析做答。甲骨文就是排在最前面,楷书就排在最后,隶书就在楷书前面。学习中国古代书法,注意书法演进的过程:从商代甲骨文到秦小篆、汉隶书。。 4. 一位同学说:“春秋的楚辞,吸收了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句式以四言体为主。”他的话违背历史事实的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答案:B 解析:楚辞是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所创的一种新的文体,打破了《诗经》四言体的模式,句子参差不齐,更加自由活泼。可见这位同学的说法中有2处错误。 5.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中年以后的作品的突出特点是( ) A、怀念中原故土,渗透了忧伤的感情 B、着重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C、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强调的是她中年以后作品的突出特点,避免误选D项。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中年以后,金军南下,流落到南方,受环境影响,其作品渗透了忧伤的感情,其中也有怀念中原故土的篇章,故选A。B是元杂剧家关汉卿作品的特点;C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作品的特点;D是北宋词坛婉约派柳永作品的特点。 6.2006年多哈亚运会开幕式的艺术表演,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亚洲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其中,中国的某一剧种以其精彩绝伦的表演感染和震撼了所有观众,表现“国剧”的博大精深。该剧应该是() A、黄梅戏 B、豫剧 C、京剧 D、越剧 答案:C 解析:应该知道我国的“国剧”是被称为“国粹”的京剧,而其他三项都是我国的地方戏曲。 l 示范校示范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