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必修三1--2单元练习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历史必修三1--2单元检测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
    1、1988年,世界诺贝尔获奖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其中“智慧”是指( )
    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
    2、老师发现小明考试作弊,想找他谈心,这时候老师可以引用孔子的主张是
    A.“因材施教”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环球时报》报道: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开设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①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②有利于中国国际影响的进一步提高③有利于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认识④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段文字反映了老子的( )
    A、辩证法思想 B、“道”的基本概念
    C、“无为”的政治主张 D、“以弱胜强”的观点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观念主要是( )
    A、重义轻利 B、人性本善 C、民贵君轻 D、尊王贱霸
    6、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符合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C、善用权术,建立权威 D、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7、韩非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他的这种思想( )
    ①至今仍一定的现实意义②与当今“依法治国”有本质区别③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④强调法律的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9、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 )
    ①人只能顺从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②倡导“待时而动”③倡导“因时制宜”④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董钟舒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 )
    A、“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 B、“三纲五常”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11、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的主体
    1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13、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
    A、完全更新 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
    14、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15、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直接原因是( )
    A、儒学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B、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
    C、儒学放弃了自己“仁”“礼”等基本主张 D、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
    16、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③陆王 “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王阳明主张( )
    ①格物致知②“宇宙便是吾心”③“心即理也”④“心外无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这种说法符合谁的思想( )
    A、老子 B、朱熹 C、陆九渊 D、程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