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唐河三高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同步检测(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4.对于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评价正确的是:①“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发展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其他学术思想的发展 ③“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有其合理性 ④“三纲五常”充满封建意识,应该屏弃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25.儒家思想在西汉时期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A 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统”思想 B 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
    C 符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D 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非选择题(50分)
    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2.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韩非子说:“……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材料二 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一统),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 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也,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
    (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指出其时代特点
    (2)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三则材料有什么本质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三.问答题:(20分)
    战国、秦、西汉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这一历史状况在哲学思想上有明显的反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这一时期哲学思想界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
    (2)分析其发展变化的社会根源。
    (3)指出这种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3、D4、D5、B6、C7、D8、D9、C10、C11、C12、D13.B14.C15.B
    16.D17.D 18.A 19.C20.C.21.C 22.D23.A 24.D25.C
    二、非选择题
    产生重大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