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三高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空气空前活跃,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下列哪一方面是这种局面形成的客观条件 A.诸侯割据局面的影响 B.封建制度已经确立 C.各国国君重视人才 D.教育日益普及 2、“苛政猛于虎”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A.己之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D.为政以德 3、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孔子 4、关于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仁”与礼的学说 B.注重政治和人事 C.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D.敬重鬼神而近之 5、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的是 A、孔子创立儒学 B、“百家争鸣”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理学的出现 6、下列有关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在战国时期 B、提出“民贵君轻” C、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D、主张“性本善” 7、下列有关孔子思想主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思想核心是仁 B、主张维护“周礼” C、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D、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 8、孔子整理编订的“六经”不包括: A、《诗》 B、《春秋》 C、《乐》 D、《论语》 9、孟子的思想主张不包括 A、施仁政于民 B、人民比国君更重要 C、提出“三纲五常” D、主张人性本善 10、最早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11、下列有关战国时期儒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开始创立 B、被统治者推崇为正统思想 C、形成完整体系 D、完成思辨化过程 12、孔子、孟子、荀子学说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主张统治者实施“仁政” B、主张统治者要控制对人民的剥削 C、包含民本思想 D、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 13.诸子百家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4.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 A.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 B.“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15.下列选项内容和汉朝著名思想家董仲舒的新儒学有直接关系的是 A“举贤良对策” B“君权神授” C“性善论” D“克己复礼” 16.后人概括的“三纲五常”是由谁最早明确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17.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法家思想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B儒家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 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D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18.汉武帝时期兴办___,打破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使非贵族官僚子弟也可凭此资格入仕。 A太学 B书院 C五经 D理学 19.“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不包括 A《诗》 B《书》 C《乐》 D《春秋》 20.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l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 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 A.“尚贤” B.“制天命而用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法为本” 21.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碰撞中 A 不断修改自身学说 B 保持传统思想不变 C 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 D 压制其他思想发展 22.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产生的影响包括:①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 ②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的统治 ③开始改变了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④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3.以下有关汉武帝建立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打破了豪强地主垄断教育的局面 B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C 目的是培养封建官僚 D 实质是加强思想控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