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三中、滇池中学09-1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请答在机读卡上)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1.在史学上中世纪主要是指欧洲的 A. 奴隶制时代 B.封建制时代 C. 资本主义时代 D.世纪的中期 2.右图文物为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主要表现在:A.地理知识的进步 B.造船技术的进步 C.航海技术的进步 D.天文知识的进步 3.2005年7月11日,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的当天,我国首个“航海日”也正式启动。今后每年的7月11日,都是中国法定的“航海日”东方郑和下西洋的活动和西方“航海三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活动前后相差半个多世纪。西方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最早来到亚洲的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麦哲伦 D. 哥伦布 4.“1607年,100多名男子乘三艘帆船从大不列颠启航,远涉重洋,登上大西洋彼岸,从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剑与火中孕育一种崭新的文明。”这100多名男子来到了 A.印度 B.中国 C.澳大利亚 D.北美 5、以下商品在欧洲市场的大量销售,能反映出“商业革命”的是 A.中国茶叶 B.美洲烟草 C.英国呢绒 D.中国丝绸 6、西班牙、葡萄牙是西欧最早进行海上探险和殖民征服的国家,其原因不包括 A.两国处于大西洋沿岸,便于探险 B.两国人有丰富的航海知识和技术 C.两国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 D.两国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7、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表现为 A.殖民帝国兴起 B.固定地租贬值 C.资本积累加速 D.世界市场形成 8、新航路开辟后,商业地位为他国所替代的国家是 A.英国 B.西班牙 C.葡萄牙 D.意大利 9.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一观点应是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 10.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出来 B.它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11、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连接的历史运动而汇集、互动,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下列各项能说明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死亡之门”的是 ①新航路开辟 ②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③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12、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的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宣传神学权威,维护教会地位 B、表现现实生活和真实的人物形象 C、倡导民主革命和反抗精神 D、宣传宗教改革和激进思想 13、文艺复兴时期,冲破神权政治理论桎梏,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政治学说的政治思想家是: A、彼特拉克 B、米开朗琪罗 C、伊拉斯谟 D、马基雅维利 14、《鲁滨孙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B.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C.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15、作为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被欧美国家称之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故事之间的共同之处是 A.反映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B.对传统教育制度和男女不平等现象的批判 C.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 D.反映了东西方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高.考.资.源.网 16、恩格斯说:“……他用这本书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引文中的“他”和“这本书”是指 A.但丁与《神曲》 B.哥白尼与《天体运行论》 C.达芬奇与《巨人传》 D.牛顿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