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 高二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反映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②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③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 ④整套制度一直维系了周的稳定长久统治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某博物馆藏有一块砖,此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勿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A.是大一统的王朝 B.没有自然灾害 C.人民生活的富裕 D.社会安定团结 3.秦朝的下列措施中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 ①郡县制 ②三公九卿制③皇位继承制 ④察举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指的“制度”是 A.荐举制 B.分邦建国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5.“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 6.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前言引论中说:“中唐以来之社会,……常易招致‘王室’与‘政府’之娇纵与专擅……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我们作出的合理推断有①明朝以前的“政府”并不完全统属于“王室”,明朝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②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我国古代的丞相制度历经六百多年后被废除③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④明朝以前的中国社会并非专制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近代史学家张荫麟在其《中国史纲》中慨然写道:“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体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战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判断张先生所说的所处的时代应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8.2009年2月25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巴黎拍卖了来自圆明园被劫掠的鼠首、兔首铜像。之前由中国律师组成的“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于2009年2月19日向巴黎大审法院递交了禁止拍卖的请求,23日遭到拒绝。对此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兽首文物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流失的 ②兽首文物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流失的 ③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十二生肖”的生动表现 ④拍卖圆明园文物,将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和民族感情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9.《马关条约》签订后,某大国立即提出:“决不能容许日本占领南满,……如果有战争的必要,我们就坚决行动。”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就会成为中国的救星”,清政府“就会同意用和平方式修改我们的国界”,该大国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10.20世纪初,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 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A.①②③④ B.①③C.②④D.②③ 11. 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 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这则报道①是珍贵的史料 ②它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 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③正确,①②错误 D.①③正确,②错误 12.“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到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这一义和团揭帖主张的是 A.反清灭洋 B.扶清灭洋 C.以清灭洋 D.反清扶洋 13.“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于华东…巩固首都…”,下列会战能够体现上述作战方针的是①淞沪会战 ②徐州会战 ③枣宜会战④太原会战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4.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书 C.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5. 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时说:“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个观点表述的是 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被民众普遍接受 B.创建民国具有浓厚的群众基础 C.民众对“民国共和”观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D.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16.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