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4月考试试卷 2010.4 说明: 1、本试卷分试卷I(选择题)和试卷II(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I的答案应填在答题卡上;试卷II的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做在试卷上无效。 卷I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 B.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 C.经济大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经济战 D.日本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制订了对外扩展的大陆政策 2.下列关于 20世纪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战后的掠夺性和约给战败国埋下了“复仇”隐患 B.战胜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轴心国的侵略气焰 C.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未能制止法西斯侵略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未能协调一致,制裁和制止法西斯侵略 3.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 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埃及 4.1936年11月,德日两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后意大利加入,结成三国轴心。它们打着反共产国际旗号的原因有 ①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 ②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侵略的巨大障碍 ③与英法美的矛盾激化 ④加强三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右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 6.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下列事件中,与上述意图无关的是 A.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B.雅尔塔会议上苏联答应对日作战 C.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D.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7.右图是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剧照。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墙河(河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千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 A.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 B.英军在缅甸都依靠中国远征军救助 C.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 D.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 9.假如以“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取得战争胜利”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史实中,不宜作为论据的是 A.中途岛之战 B.日德兰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 .不列颠之战 1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最早出现转折的太平洋战场,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有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右图)这是七十年前的一幅英国漫画《三头怪兽》,这头怪兽是影射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同盟国 D.轴心国 12.“象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毛泽东的这番话是针对希特勒在下列哪次战役中的失败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柏林战役 D.阿拉曼战役 13.“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这说明丘吉尔①既痛恨资本主义,也痛恨社会主义 ②既反对法西斯主义,也反对苏联政权 ③对德国人和俄国人同等仇恨 ④站在英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立场和反共、反苏的立场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4.反映人民志愿军的《我的祖国》中唱到:“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这里的豺狼主要是指 A.日本侵略者 B.美国侵略者 C.苏联干涉军 D.联合国安理会 15.《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16.1948~1973年间,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 4次战争。其中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是 A.苏伊士运河战争 B.巴勒斯坦战争 C.六日战争 D.十月战争 17.“以色列撤除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国家的领土,阿以各方保证中东地区各国和平”出自 A.“戴维营协议” B.“奥斯陆协议” C.“以土地换和平” D.《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宣言》 18、下列关于海湾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有[来源:高考资源网] ①其国际大背景是两极格局解体,中东地区原有力量均势失衡 ②直接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拒绝从科威特撤军 ③“沙漠风暴”行动沉重打击了伊拉克军队,严重削弱了其战斗力 ④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其行动的先后顺序是 A.“沙漠风暴” —“沙漠盾牌” —“沙漠军刀” B.“沙漠盾牌” —“沙漠风暴” —“沙漠军刀” C.“沙漠盾牌” —“沙漠军刀” —“沙漠风暴” D.“沙漠风暴” —“沙漠军刀” —“沙漠盾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