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练习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2.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
    A.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政府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提倡武士道精神
    23.与中国戊戌变法相比,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一个显著原因是(  )
    A.自上而下的改革 B.农民的支持
    C.封建统治较薄弱 D.军事实力的差异
    24.18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其中谁的思想影响最大?(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25.揭开了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
    A.保国会的成立 B.公车上书 C.颁布变法法令 D.强学会成立
    26.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  )
    ①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③促进维新变法思想运动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④促进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开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7.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  )
    A.《应诏统筹全局折》 B.《定国是诏》 C.《孔子改制考》 D.《变法通议》
    28.《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作者的阶级属性是(  )
    A.农民阶级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9.戊戌政变后,新政措施被保留下来的是(  )
    A.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取士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精简机构,裁减冗员 D.设立京师大学堂
    30.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有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②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④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卷)答题卡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选择题(请将上面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
    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
    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
    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
    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
    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
    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
    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教材《历史》选修1第8页的“资料回放”)
    材料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知梭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法律条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3分)
    (2)假如你是生活在梭伦改革时代雅典欠债为奴的平民,你会支持改革吗?请阐述你的理由。(3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请并简要评价梭伦改革。(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