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5.19世纪中期,一些主要欧美国家殊途同归,发展了资本主义。下列国家中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A.俄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26.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 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完全忠于天皇的军队④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7.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展工业革命 ②废除封建制度 ③实施“大陆政策” ④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倒幕派的主力是 A.下级武士 B.西南诸藩的大名 C.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 D.城市贫民和手工业者 29.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C.完善政府职能 D.确立土地私有制 30.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利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改革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31.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32.俄日两国均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从根本说是因为俄日两国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缺乏民主传统 33.19世纪60年代日俄改革的最大不同点是 A.性质不同 B.目的不同 C.结果不同 D.方式不同 34.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平等 C.政府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提倡武士道精神,力争实现民族振兴 35.19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 A.日本臣民无条件享受选举和被选举的民主权利 B.法官由选举产生 C.内阁只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天皇负责 D.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 36.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 B.都是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都是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37.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 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 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 D.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 38.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 A.魏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张之洞 39.《应诏统筹全局折》与《五条誓文》 A.都是改革的施政纲领 B.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化措施并得到了贯彻执行 C.颁布于新政权建立后 D.都表达了统治者的变法决心 40.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 B.强学会的成立 C.《中外纪闻》的创办 D.“公车上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