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历 史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1.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性因素是 A.操纵安理会通过了指责朝鲜是“侵略者”的决议 B.宣布武装援助韩国 C.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D.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2.《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3.朝鲜战争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其中对中国的影响就包括 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中美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中国的外部环境较为恶劣 ④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造成中东地区战争频繁、和平进程艰辛的因素有 ①地理位置 ②民族、宗教矛盾 ③资源丰富 ④大国干预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是在 A.巴勒斯坦战争中 B.苏伊士运河战争中 C.“六日战争”中 D.“十月战争”中 6.在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先后被极端主义分子刺杀。他们遇剌的共同原因是 A.中东地区存在着极端民族主义势力 B.在“六日战争”中遭遇严重失败 C.倡导“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D.同意接受“贝尔福宣言” 7.以下不属于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新式武器是 8.下列关于海湾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其国际大背景是两极格局解体,中东地区原有力量均势失衡 ②直接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拒绝从科威特撤军 ③“沙漠风暴”行动沉重打击了伊拉克军队,严重削弱了其战斗力 ④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右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伤亡人数伊拉克军队多国部队 死亡约2万人478人 受伤[约8万人3754人 A.多国部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B.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 C.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 D.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 10.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②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 ③都是由少数大国提议组建的 ④都受到美国的操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1.1970年的一个冬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被纳粹杀害的波兰人纪念碑前神色凝重地跪下了.这一举动的内涵表明德国 A.曾经占领波兰 B.深刻反省历史 C.实行非军事化 D.举行和平外交 12.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 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以战争目的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13.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 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 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14.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等级制 1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我国宗法制纽带是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