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一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2010年4月16日 考试注意: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 1.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这主要说明 A.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B.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什伍制 3.下列对于商鞅变法的历史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 A.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落后的国家 B.秦国国君希望变法图强 C.秦国贵族认同了商鞅的变法主张 D.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形成变法潮流 4.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废除土地私有制,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5.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织C.按军功授爵D.建立县制 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是( ) 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先进文化的吸引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7.“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 ) A.实行均田制 B.推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迁都洛阳 8.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A.均田制 B.三长制 C.新租调制 D.汉化政策 9.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勣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张居正改革 1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 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C.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 11.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使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D.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12. 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对北魏社会的积极意义是 ①有利于清查户口 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③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 ④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 14.克里木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15.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表明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 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16.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17.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的矛盾 18.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9.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造成资本的集中 B.扩大了国内市场 C.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D.强化了中央集权 20.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弊 D.吏治腐败 21.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在这一改革中 ①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 ②司法改革随着《司法章程》的推行,法律得到普及 ③地方自治改革后,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 ④ 改革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欢迎和认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2.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 C.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D.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 23.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宫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