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厦门六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同步检测(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2分)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简要分析其成因 (7分)
    (3)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2分)
    厦门六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 史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15题30分)
    1—5 ABDAB 6—10 ABDAD 11—15 DBCBD
    二、非选择题(6小题 共70分)
    16.
    (1)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与汉族通婚;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着汉服;学说汉话。(3分 任答3点即可满分);文明开化。(2分)原因:有利于打破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传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减少改革阻力 (2分,任答2点即可满分)
    (2)移风易俗。(2分)促进社会进步,实现社会转型。(2分)
    17.
    (1)特点:全面、系统(涉及到人才培养、激励和约束、选取、使用的全过程);提出养用结合,从财礼法三方面鼓励和约束人才;强调德才兼备。(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分)。实行:改革科举、改组太学、修订教材,培养改革人才。(2分)
    (2)第一层次:
    看法一:朱熹的看法是正确的。王安石确实存在用人不当等弊端,任用了一些有才无德之人,导致变法的失败(3分)
    看法二:朱熹的看法是错误的,朱熹抹杀了改革的功绩,把北宋的灭亡原因归结为变法的“祸乱”,不符合历史事实 (3分)(注:看法一、二给一次分)
    第二层次: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王安石确实存在用人不当等弊端,从而导致变法的失败。但这仅是改革的局部失误。而朱熹则攻击变法“群奸嗣虐,流毒四海”,把北宋的灭亡原因归结为变法的“祸乱”,从而从根本上全盘否定变法,显然有失公允。(2分)
    (3)用人不当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用人是否得当关系到国家与改革事业的成败;人才的选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防止无德的野心家掌握国家的大权等。
    (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观点也可。)
    18.
    (1)原因:教皇贪婪腐化。(1分) 意图:否定教皇及教会的权威。(2分)
    (2)核心:人文主义。(2分)
    根源:资本主义兴起,新兴资产阶级正在形成(2分)
    (3)影响:打击了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等。(5分。只要能答出符合题意的三点即可)
    19.(1)事实:勤于政务,富于实干,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建设水陆交通网道,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确立一整套先进的制度、规范 (5分)
    (2)事件:焚书坑儒。(1分)理解:秦始皇镇压反对派,控制思想,手段野蛮残暴,是对文化的摧残,在政治生活也造成恶劣的影响;(2分)但在当时条件下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所以应辩证看待这一事件。(2分)
    20.
    (1)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1分)
    措施: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 (2分)
    意义: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2分)
    征战:三征葛尔丹,控制新疆;进兵西藏,维护西南稳定;反击沙俄,签订《尼不楚条约》,维护国家主权(2分)
    (2)前期作战:打击封建封建势力势力,捍卫革命成果,在欧洲大陆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动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2分)
    后期侵略战争:招致反抗,致使帝国覆灭(1分)
    (3)康熙帝征战:封建帝王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分)
    拿破仑征战:前期——资产阶级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后期——对外侵略、发展霸权的战争(2分)
    21.
    (1)创立了相对论;发展了量子论(或提出光电效应),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答一点即可2分)
    (2)爱因斯坦: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2分)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分)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2分)
    成因:20世纪30年代人类面临战争的威胁;两极格局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2分)
    (3)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