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的背景有( ) ①德国陷入盟军东、西夹击之中;②东南欧各国人民,纷纷举行武装起义;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④苏联已经参加对日本作战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8.罗斯 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 )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程度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19.巴黎和会上,英国既与法国联合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图谋,又与美国联合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要求,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维护其传统的势力均衡政策,以便三国共同主宰世界 B.维护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并主宰欧洲 C.充分利用法美的矛盾,为自己谋取利益 D.维护欧洲安全既防止德国的东山再起,也反对美国介入欧洲事务 2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背景有( ) ①苏德战争爆发②太平洋战争爆发③美国放弃中立政策④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1.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最终目的是( ) A.赢得备战时间B.纵容德国侵略苏联C.避免战争D.维护或争夺世界霸权 22.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B.英国政变对苏的根本立场 C.英俄面临共同的敌人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人 23.下列事件或决定发生在1943的有( ) ①反法西斯同盟成立;②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③苏、美、英决定开辟第二战场;④北非德意军队投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④ 24.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有关中国山东问题解决,其结果有很大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直接因素是( ) A.中国人民是否坚决斗争B.中国代表是否坚持原则立场 C.美英两国对日态度是否变化D.日本侵略的目标是否变化 25.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 ①扩大国内市场;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刺激消费需求;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高2011级半期考试历史答题卷 第Ⅱ卷(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着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曾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材料二 斯大林则规定社会主义事业同资本主义阶段形成的一切东西完全对立起来,让社会主义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运行,以显示社会主义的“纯洁性”和“优越性”。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是社会主义区别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尽量避免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