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春季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本题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列宁曾指出:“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作出判断。”列宁所说的“实验”最初表现为 ( ) A. 领导十月革命 B.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 A.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 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3、巴黎和会上有人提出“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种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说这话的人最有可能是( ) A.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B.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C.美国总统威尔逊 D.意大利总理奥兰多 4、 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某条约规定:“ 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还规定:“1911年7 月13日英国和日本在伦敦缔结的协定应予终止。”此条约是( )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海军军备条约》 D.《九国公约》 5、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新政的一次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当时资本家针对的最有可能是罗斯福新政中(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实行“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6、自2008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 A.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C.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D.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7、有的史学家认为,德意志民族在20世纪两次走上冒险道路,其共同背景是 ( ) ①经济危机的冲击 ②对内统治极具专制色彩 ③对外推行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④极端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8、二战爆发前后丘吉尔曾向众议院指出“德国独裁者没有从饭桌上抓取食物,而愿意让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侍候他”。丘吉尔的话最有可能是针对当时英国在哪一国家遭受德国侵略或威胁时的做法( ) A.西班牙 B.捷克斯洛伐克 C.波兰 D.法国 10、反法西斯国家发表的某宣言称“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在于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这里的三大国是( ) A. 美英苏 B. 中美英 C.美英法 D.中美苏 11、二战期间斯大林在发给丘吉尔等人的一封祝贺电报中说“歇斯底里的希特勒吹了两年牛皮,说要强渡海峡,但是就连作一个企图进行威胁的暗示,也下不了决心。只有我们的盟军才光荣地、胜利地实现了强渡海峡的庞大计划。历史将把这一业绩当作一项最高的成就而记载下来。”斯大林所指的是( ) A. 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 B. 美英盟军在北非登陆 C.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 D. 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2、近代以来,人类对国际关系准则的认识不断深入。“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的规定出自( ) 15、《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二战结束后,“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种“文明”的行为是( ) A.接受马歇尔计划 B.参加经互会 C.加入北约组织 D.成立欧共体 16、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他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 A.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 B.延续社会福利制度 C.加强国民经济军事化 D.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 17、法国总统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内涵 C.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18、学术界一般认为,从政治上讲当代日本属于“西方式国家”,这主要基于( ) A.日本明治维新后建立了法国式的民主共和制度 B.日本的政治制度不同于其它亚洲民主国家 C.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民主改革,使日本走上民主政治道路 D.二战后反法西斯国家彻底清除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 19、“作为战后第一个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展开探索性改革的东欧国家,它虽然没有能够最终走出一条成功的新路,但它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这里的“它”是 ( ) A.南斯拉夫 B.波兰 C.匈牙利 D.捷克斯洛伐克 20、斯大林去世后多位苏联领导人先后进行改革,其中有人在他写的一本书中提到:“最近几年我不止一次的受到批评,说我的改革应该从经济开始,而把政治的缰绳拽紧,像中国那样。”这位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 B. 勃列日涅夫 C. 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