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长沙市一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二历史模拟试卷(三) 2010年6月5日年级高二科目历史时 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宗法就是宗族的继承法。按照周礼的规定,西周的宗法制度主要是 A.嫡长子继承 B.幼子继承 C.兄弟继承 D.女儿继承 2.“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这段石刻碑文除了歌颂秦始皇的功德之外,还直接表达了 A.独尊儒术思想 B.重农抑商思想 C.工商皆本思想 D.中央集权理论 3.“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古人的这段话是对下面哪一种生产工具的描述? 车 A.筒车 B.翻车 C.耧车 D.风力水车 4.班固在《汉书》某人物传记中说他“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他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5.某大臣向汉武帝建议说:“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后 A.颁布实施“推恩令” B.保留郡国并行制度 C.“崇儒尚法” D.废除分封制 6.社会上流行的口头禅是一个时代的反映。比如:“天理良心”“诚心诚意”“人欲横流”“涵养功夫”等等,这些口头禅流行时间不会早于 A.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7.鲁迅曾评论某位历史名人时说:“广东举人多的很,为什么 独独那么有名呢?因为他是公车上书的头儿,戊戌变法的主角”。这里的空格处应该填谁的名字? A.孙中山 B.康有为 C.洪秀全 D.谭嗣同 8.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B.它使中国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它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D.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9.为了筹备建立新中国,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发起召开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0.下面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A.长期共存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 11.“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这首诗所反映出的精神比较符合哪个历史阶段?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改革开放新时期 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D.抗美援朝运动期间 12.邓小平认为“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他 A.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主张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C.倡导“科教兴国” D.主张尽早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3.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14.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 15.15~19世纪非洲的精壮劳动力锐减,其主要原因是 A.黑奴贸易 B.自然移民 C.疾病流行 D.部族仇杀 16.下列西方国家现代政体的确立高.考.资.源.网.独.家时间最早的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7.下列思想家中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的是 A.马丁•路德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18.第一次工业革命 A.始于珍妮机的发明 B.首先在毛纺织业发生 C.始于蒸汽机的发明 D.首先在美国发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