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学年第一学段历史试卷 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四库全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分。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其他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如果要了解《资治通鉴》需要查阅的是 ( )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2.康叔初受封,周公反复告诫他,要实行文王“明德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于是,殷都很快就被改造成周的方国。这反映出 ( ) A.西周时期已经产生重民意识 B.西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 C.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D.西周统治者用欺骗的手段控制殷商旧部 3.右图是克利特文明时期米诺斯王宫复原图,此图不能反映 ( ) A.国王滥用民力,统治残暴 B.克里特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 C.建筑师巧夺天工,技艺高超 D.此时该地区产生了君主制国家 4、古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殖民扩张活动打开了眼界 B.古希腊人长期斗争的结果 C.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 D.古希腊地理环境决定的 5. 雅典民主制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主要体现在 ( ) ①差额选举制 ②任期制 ③议会制 ④监察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有关雅典公民大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负责审议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B.所有合法公民均有权参加 C.是日常的司法机关D.表决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 7.古罗马保民官的职权是 ( ) A.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B.负责选举公职人员 C.监督政府的行为 D.实行政事共商 8.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 ) A.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B.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条件 C.对中国民族工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D.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9.下列关于《资政新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体现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愿望 D.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10.梁启超在与康有为信中写道:“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其“病”和“药”分别指( ) A.奴隶性;自由 B.腐败;共和 C.奴隶性;科学 D.腐败;民主 11.义和团运动中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 ( ) A.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B.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C.政府与农民矛盾缓和 D.农民爱国热情最高 12.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 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②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被彻底镇压 ③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 列强侵华策略发生明显改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巨变,同时也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持此观点的理由最准确的是 ( ) A.推翻了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 B.瓦解了自然经济,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 C.推翻了君主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结束了封建制度,传播了民主政治 14.五四运动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 A.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中心 C.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充当领导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5.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因为 ( ) A.它是欧洲的第一次大规模工人起义 B.它没有成功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C.它是法国资本主义未成熟情况下爆发的起义 D.它是在准备不充分情况下发动的起义 16.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偶发现象,不能印证马克思主义理论 C.科学的理论是要与实践结合而得到不断发展 D.十月革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17.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为此,中共“二大”时进行了修正,其表现是 ( ) A.确定了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B.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C.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D.决定发动工人运动 18.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中国近代史上能够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是 ①《新青年》②《资政新篇》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天朝田亩制度》(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19.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 ) ①颁布《临时约法》 ②成立同盟会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与共产党合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下列口号出现的顺序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 A.“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打倒列强,除军阀” C.“将革命进行到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倒列强,除军阀”、“将革命进行到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