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郑口中学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练习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各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3分)
    (2)材料一所述的制度有何作用?(2分)
    (3)材料二中的“若不役,则收其庸”是何意思?有什么作用?(3分)
    (4)由材料二制度转变为材料三制度的原因是什么?(2分)
    (5)材料三中“以贫富为差”是何意思?(2分)
    (6)材料三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和局限性?(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长城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赠给联合国的礼品之一便是一幅以长城为图案的挂毯。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据《汉书》记载:“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一…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材料二 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干,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囿,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材料三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清圣袒实录•康熙帝》
    回答:
    (1)依据所学知识,举出汉武帝时期西汉除修筑长城以外,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2分)
    (2)参照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举出明中后期在处理汉蒙关系上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这些举措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康熙为什么不再修补长城?(4分)
    (4)今天我们对长城价值的认识与康熙有何不同?(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内的一次信用危机。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仅10月前7个交易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累计跌幅均超过21%,全美股票市值蒸发2.5万亿美元,堪比上一次大恐慌的状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像上一次大恐慌一样,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 《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世界经济在十字路口彷徨•半月谈》
    材料二 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一一《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01版)
    材料三 在罗斯福新政问题上,就不乏这样的“修正主义者”。……他们认为,大萧条原本只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波谷,美国很多经济周期中的波谷——比如1894年及1921年的经济萧条——都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
    ——刘瑜《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上一次大恐慌”是指哪一次经济危机?与“次贷危机”相比,、两次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为什么两次大危机都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5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共性?(3分)
    (3)据材料三说明“修正主义者”解决危机的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谈一谈你对应对经济危机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1—5:DBDCA6—10:BBCCD11—15:DBDDB16—20:BACAB
    21—25:CCBDB26—30:DBDDA
    31.(15分)
    (1)材料一是唐初的均田制.材料二是唐初的租庸调制,材料三是唐后期的两税法、(3分)
    (2)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分)
    (3)农民可以“纳绢代役”。作用:保证了农民生产劳动的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分)
    (4)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的收人减少。(2分)
    (5)按土地和财产多少收税(2分)
    (6)意义: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赋税制度的一大改变,开始实行时,
    唐政府的收人增多了一些。局限性:土地兼并和大地主隐瞒财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增
    加苛捐杂税,农民受地主和封建国家的剥削更加沉重。
    32.(14分)
    (1)对匈奴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张赛通西域。(2分)
    (2)措施:加强长城防御,阻止蒙古侵;.与蒙古议和互市。影响:边塞安定,互通贸易,长城南北经济共同发展,促进民族交融。(4分)
    (3)清朝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蒙古部落与朝廷的关系更加密切;康熙认为修德安民方是守国之道,随着军事武器的变革,长城原有的防御作用降低。(4分)
    (4)、康熙主要从政治、军事角度来认识长城;今天我们主要从历史文化角度认识长城.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团结、顽强抗争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4分)
    33.(11分)
    (1)指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分)
    不同原因:前者:生产的过剩,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出现萧条;
    后者: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导致经济萧条.(2分)
    原因:美国是世界金融体系中心;
    世界市场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2分)
    (2)相似做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共性:国家干预经济(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分)
    (3)主张: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3分)
    认识:把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调节有机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