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口中学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古代史 第四、五、六章;世界史下册 第一、二、三章 第一部分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 1.西汉和唐初统治者都充分认识到了“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两个王朝分别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 A.休养生息/广开言路 B.鼓励经商/轻摇薄赋 C.平抑物价/大兴文治 D.休养生息/利存百姓 2.“火耕”。温庭筠《烧歌》“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作品反映唐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 ) ①刀耕火种是当时主要耕作方式 ②向山要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 ③江南已成为经济重心 ④缓解了人地矛盾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三月,鞍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宫。”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 ) A.实现了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4.当今教育和人才竞争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新视点和蓿力点。宋真宗赵恒在《劝学诗》中有云:“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该诗反映了( ) ①当时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 ②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③教育的譬的是恐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④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③ D.①②③④ 5.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陶,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所指“匈奴”创建了( ) A.猛安谋克制度 B.八旗制度 C.亲王议政制度 D.“蕃汉分治”制度 6.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书中指出,蒙古帝国使得许多区域性文明冀生了迅速相互接触。这种接触产生的积圾作用是( ) A.实现了中国大一统 B.新民族回族开始形成 C.创立了行省制度 D.加强了对琉球的管理 7.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了近代科学 D.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8.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 9.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三”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并有“农被天下”的美誉。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 )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提高 ②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③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中心 ④农业专业生产区域逐步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④C.①③④D.②④ . 10.(清朝前期)“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以下各项不能正确反映材料中揭示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是 ( )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B.大量资金投向土地,加剧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维护自然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11.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反对分裂割据或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或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战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城濮之战是晋文公为统一各诸侯国进行的进步战争 B.岳飞抗击金军南下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中原人民的大力支持 C.戚继光经过台州九捷,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D.乾隆帝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后,稳固了今天新疆地区 12.汶川地震发生后,台湾地区即将上任的新领导人马英九带头为灾区捐款,体现了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清朝时,使台湾回到祖国大家庭的决定性一战是( ) A.雅克萨之战B.澎湖之战C.澶州之战 D.台州之战 13.盂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D.清朝设置军机处 14.1917年5月的某一天,马克辛姆来到莫斯科,他传达了布尔什维克的指示,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 A.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革命已经迫在眉睫 B.要准备在近期举行武装起义 C.要安全迎接列宁从国外返回俄国 D.要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转到第二阶段,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15.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宅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列宁在农业方面的正确实践是 ( ) A.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C.建立集体农庄 D.对农产品实行征购制 16.20世纪30年代,苏联“国家成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取代了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这说明 ( ) A.国家取代了商品贸易 B.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C.苏联实行了计划经济 D.苏联对商业活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17.西方史学家认为:“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①苏联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②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忽视消费品生产 ④长期僵硬的执行计划指令 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8.1935年,法国总理就意大利的扩张趋势曾说过:“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让它们在非洲沙漠畅通无阻,或许就能够安静下来。”他的观点表明法国( ) A.推行中立政策 B.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 C.推行绥靖政策 D.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19.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一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一战前更加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来看,一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粗看一战后“欧洲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是 ( )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以欧洲为中心 B.国联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 D.欧洲的海外殖民地体系避一步扩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