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就如何看待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关系的问题,某班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你认为哪一方同学观点更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甲方: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只有先进行近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乙方:从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探索的结果看,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A.甲方 B.乙方 C.甲乙方都符合 D.甲乙方都不符合 21.右图为中国某一时期宣传画(图中文字为: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22.主张“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国际关系条约是 A.《巴黎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非战公约》 D.《九国公约》 23.马克思认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是由小市场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即由民族市场走向世界市场经济的过程,类似今天的全球化。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大市场的标志是 A.辛亥革命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79年改革开放 D.2001年加入WTO 24. 以下三幅标志图片所代表的企业,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 B.外国饮食营养价值 C.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D.城市居民饮食消费崇尚国外品牌 25.《论语》“马厩失火,问人,不问马”反映了孔子 A.“苛政猛于虎”的思想 B.“仁者爱人”的思想 C.“政在得民”的思想 D.“为仕由已”的思想 26.《辞海》中解释一位名人的内容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在政治上属于旧党。”据此可推断此人是 A.苏轼 B.张择端 C.蔡襄 D.郑板桥 27.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前期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都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 B.都宣扬了资产阶级文化 C.都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任用 D.都受到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28.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这说明他认同观点是 A.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款夷” D.倡科学,“打倒孔家店” 2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它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A.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 B.炼钢技术的突破 C.石油的广泛运用 D.蒸汽机技术的进步 30.原子弹在广岛、长崎爆炸 ,爱因斯坦认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是建议罗斯福研制核武器,并不无遗憾地说:“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这说明爱因斯坦 A.认为自己应该另选其他职业 B.坚决反对核战争 C.真正知道了核爆炸的危害 D.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冲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55分。) 31.(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 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儿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 清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