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师大附中2010年度高二文科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描述:“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 若给这一章回加题目,应为 A.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B.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C.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D.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2.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3.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有“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政治”的制度。该制度始于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4.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至今仍是西方精神文明的家园,从人类政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看,他们为人类的社会进步提供了 A. 人文主义和中央集权 B. 商业文明和冒险精神 C. 哲学思辩和逻辑推理 D. 民主政治和法制保障 5.1789年到1875年近一百年的曲折奋斗历程使法国最终确立了 A.君主立宪政体 B.三权分立共和制政体 C.议会共和制政体 D.现代专制政体 6.迪特尔•拉夫在《德意志史》中记载:“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 1890年,俾斯麦被迫辞职。由此,我们可推断德意志的政体是 A.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B.典型的君主专制 C.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 D.成熟的议会共和制 7.1899年康有为自美洲东归途经日本赴香港时,曾写过一首绝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康有为之所以发出“千古伤心是马关” 的伤感是因为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它的重要历史作用在于 A.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阻滞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9.“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J##Y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丧。” 倾述了人民被迫流浪的苦难,激发了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此歌曲出自 A.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10.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召开的会议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相符的是 A.中共二大——国共实行党内合作 B.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 C.中共八大——开展“文化大革命” D.中共十四大——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1.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12.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 A.《长安城的落日》 B.《景德镇与青花瓷的兴起》 C.《坊墙倒塌以后》 D.《十大商帮的形成》 13.“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富尔敦发明汽船 14.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汇 集到伦敦水晶宫。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聚会,人们相聚目的是为了展示进步和繁荣。当时的中国人 把它翻译为“炫奇会”。 在这次“炫奇会”上,人们能够看到 A.电话 B.蒸汽机 C.汽车 D.电灯 15.当代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福柯往其《规训与惩罚》的书中提出,工厂、学校与部队是对人身体规训的三个最重要的空间。那么其中工厂对人身体的规训应该最早起源于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6.《全球通史》中指出:“传统的自然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急速地影响了殖民地地区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全面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 A.货币经济是不同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新型经济 B.欧洲货币经济的入侵改变了殖民地农业社会状貌 C.货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偶然现象 D.自然经济的解体会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 17.20世纪中期的泽西城(美国),曾有过令人自豪的“黄金时代”。那时候,“没人关心环境”,“烟囱冒烟就意味着城市发展”,火车、汽车昼夜呼啸,河水散发恶臭……这里“黄金时代”指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B.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C.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8.列宁说,“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这种“改良主义的”行动方式与以邓小平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①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界 ②都是从农村改革入手 ③都允许私人办企业 ④都只发展国有企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当时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人民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