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0年度高二文科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同步检测(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二 臣(司马光)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续通鉴长编》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
    ——顾炎武《日知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理由是什么?(6分)
    (2)材料一、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各自侧重的是什么?(6分)
    (3)材料二、三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2分)
    3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坂本龙马是日本德川幕府末期的志士,倒幕维新运动领导人之一,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是确立日本走向近代国家的重要人物。他在1867年提出的《船中八策》是较全面的改造日本的施政纲领。具体内容有:
    第一策,将天下之政权奉还朝廷,政令自朝廷出;
    第二策,设立上下议政局,万机应决于“公论”;
    第三策,以有才之公卿、诸侯及“天下之人才”为顾问;
    第四策,与外国之交际应“广泛召集会议,新订至当之规约”,修改不合理之条约;
    第五策,参照古来之律令,重新编定“长久实行之大典”;
    ……
    ——转引自汤重南等主编的《日本帝国的兴亡》
    材料二 康有为1898年1月提出变法的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日本之始也,其守旧攘夷与我同,其幕府封建与我异,……然而成功甚速者……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封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其誓文在决万机于公论,……于是国是定而议论一矣。……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
    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然跪对顷刻,未能谋议,但为喉舌之司。未当论思之寄。若部寺督抚,仅为行政之官,譬于手足,但供奔持,岂预谋议。……故制度局之设,尤为变法之原也。
    ——转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两个施政纲领在历史背景、基本思想方面的异同。(10分)
    (2)依据材料所示,分析中日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4分)
    哈师大附中2010年度高二文科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CDABBCADBCDABCDDDDBD
    21222324252627282930
    BCDBDBBADC
    二、非选择题:(共3道大题,共40分)
    31.(共12分)
    (1)特点:革命性;中庸式(或折中);法律面前一视同仁。(三取二共2分)侧重点:缓和社会矛盾。(2分)
    (2)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封建旧制度(或政治制度)。(3分)
    (3)特点:涉及的领域广;有选择、有侧重地向不同国家学习;没有完全西化。(3分)
    (4)改革是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
    32.(14分)
    (1)是否应该实行募役法。(2分)材料一理由是“农时不夺”、“民力均矣”;(2分)材料二理由是“宽富而困贫”、“农民失业”。(2分)
    (2)王安石的“民”侧重指的是农民(1分),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政府的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2分)。司马光的“民”侧重指的是官僚地主(1分),他的“关心疾苦”实际上是维护官僚地主的眼前利益(2分)。
    (3)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1分)。区别是材料三反对的态度更为激烈严厉。(1分)
    33.(14分)
    (1)历史背景:
    异: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处于幕潘体制下,政令不统一;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处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时期;(2分)
    同:两则材料都反映了两国处于封建旧体制下,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2分)
    基本思想:
    异:材料一认为首先要推翻幕府,将权利转归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实现政令统一,全刀贯彻改革导施,修改不平等条约(2分);材料二认为要学习日本变法成功经验;设制度局是推动变法的主要任务。(2分)
    同:两者都提出设置专门机构主持变法:重视选贤任能。(2分)
    (2)日本通过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改革派成为新政府的核心力量;(2分) 中国军机处等机构仍为顽固派操纵,虽然增设制度局却无法保证变法法令的贯彻实施。(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