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某校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 为错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D.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19.在某次烟标收藏博览会上,我们看到如下一组烟标专题展品,其反映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国民革命时期国共联合北伐 B.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敌后抗日 D.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开展土地改革 20.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6月访问了陕甘宁边区,并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写出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在这本书的目录中,不可能出现的标题是 A.举国大迁移 B.苏维埃社会 C.蒋、张和共产党 D.论持久战 21. 1949年4月毛泽东写了一首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描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抗战胜利,日本在南京接受投降 B.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C.挺进中原,中共揭开反攻的序幕 D.战略决战,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 22.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建立,至此我国已设立五大自治区。最早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论联合政府》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3.下列哪两部法律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①《刑事诉讼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③《民事诉讼法》 ④《行政复议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纪念日,《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评论说:“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5.1955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冷战”在二战后持续40多年,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其中不包括 A.世界分裂成两部分,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B.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世界处于核战争威胁之下 C.因两大集团势均力敌,轻易不敢动武,相对维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D.美苏双方为争夺势力范围,不惜大举用兵,在朝鲜和越南大打出手 26.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一“第三种力量”出现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B.欧洲各国彻底摆脱了超级大国的控制 C.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D.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