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2.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3.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①儒家思想包含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是伪善和欺骗的代名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 5.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来源:高考资源网] ③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④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7.BBC评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认为,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示了中国 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展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力量。” 右图是开幕式表演中出现的一幅画面,它向全世界 展示了中国最早的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丝绸之路 8.下列字体演变的先后顺序是:①甲骨文 ②隶书 ③小篆 ④楷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9. 剪纸、杨柳青年画等民间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这些民间艺术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民间文化的繁荣主要反映出 A.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政府对民间艺术的扶持 C.文人对民间文化的推广 D.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10.右图是361度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千年前,宋代开始发明的雕版印刷术、 指南针和造纸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是中国 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帝国主义的侵略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我们 再度起飞的关键 ④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12.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探讨了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A.工厂手工业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运动 D.意大利的统一运动 14.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券”,认为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这 A.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统一的实现 C.彻底摧毁了基督教会的势力 D.开创了启蒙运动的时代 15.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图1 图2 A.人文主义 B.新航路开辟 C.人和世界被发现 D.基督教统治世界 16. 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西方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哪一项是卢梭提出的? 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卷,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17.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