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练习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
    1.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2.我国古代用木炭冶炼生铁始于 ( )
    A.西周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
    3.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 六族”。“殷民”指 ( )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4.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 )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周公东征 D.共和行政
    5.“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6.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7.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 )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8.以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主要依据是( )
    A.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的形成
    B.建立了奴隶社会的国家机器
    C.开始出现了“天下为家”的局面
    D.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奴隶
    9.“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反映的 ( )
    A.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阶级的产生
    C.私有财产出现 D.贫富分化严重
    lO.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根本上是因为 ( )
    A.是生产力进步和发展的结果 B.代表了新兴阶级的利益
    C是文明朝代开始的标志 D.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标志
    11.武王伐纣的性质是 ( )
    A.商周之间的民族战争 B.商周国家间的争霸战争
    C.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 D.奴隶主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斗争
    12.胡锦涛主席一再强调要求党的干部要“勤政爱民。”夏、商、西周三代的衰亡留给我们的主要历史思考是 ( )
    ①“家天下”代替“公天下”是历史的倒退 ②勤政方能治国③爱民才能安邦 ④夏、商、西周的统治者多无建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种绝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 D.井田制的兴衰
    14.夏、商、西周三代被称为我国“青铜时代”,主要是因为当时 ( )
    A.最早使用青铜器 B.手工业以青铜制造为主
    C.处于青铜朝代的繁荣时期 D.青铜遍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15.商和西周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采用奴隶的集体劳动。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
    A.奴隶的地位低下 B.奴隶主极其残忍
    C.当时畜力未被采用 D.当时工具和技术相对落后
    16.春秋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国家的彻底分裂 B.井田制的瓦解
    C.分封制的动摇 D.社会发生着大变革
    17.公元前579年,宋国约集晋楚两大国召开消除战争的弭兵会议。会上晋楚约定: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来,互相救难。公元前546年,宋国再次约会晋楚及一些中小诸侯国在宋结盟,盟约规定除齐秦两大国外,各国都要向晋楚进贡。这两次会议表明 ( )
    ①大国争霸局面宣告结束 ②大国之间既争夺又妥协③中小诸侯国从此免于战祸 ④晋楚两大国分享霸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18.以下关于战国商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商品以手工业品为主,还有各地土特产品
    ②各地土特产品都在中原市场上交流
    ③以商业为特点的城市大量出现
    ④各诸侯国的国都同时也是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19.商鞅变法政治上主要的前提条件是 ( )
    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
    B.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C.秦孝公审时度势取变法强国之路
    D.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
    20.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
    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旧贵族特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