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922年,一个村庄的农民与当局发生冲突,杀死了20多名警察。甘地痛心疾首,绝食5天,并宣布停止非暴力运动。甘地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甘地主义不适应印度的国情 B.甘地对非暴力思想的执着 C.印度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动摇性 D.英国殖民当局的残暴 19.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因斯坦向各国呼吁采取联合的经济制裁制止日本对华侵略;20世纪30年代,当战争阴影在德国呈现时,爱因斯坦呼吁各国人民为和平而斗争。这些行动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 ( ) A.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B.极具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 C.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D.创造能力极强的科学家 20.“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 ( ) A.华盛顿 B.孙中山 C.甘地 D.林则徐 21.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并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 )①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②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 ③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④对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认识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22.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23.以下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编排的历史剧的部分剧情,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哪一剧情存在失误 ( ) 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用小篆给家人写了一封信 B.公元前228年某月某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 C.公元前218年某月,张某享有皇帝所赐的一块封地 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 24.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如果让你为他配音,选择台词应是 ( ) A.“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B.“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25. 香港电视连续剧《寻秦记》的男主角从21世纪穿越时空隧道到了秦朝统一前。这种题材的影视作品盛行一时,为这类作品盛行提供科学依据的科学家应是 (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居里夫人 二、非选择题(共50分。41题13分,42题14分,43题9分,44题14分) 4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国大臣塞奇•维特伯爵在写给沙皇的信中说:“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使我们能够在以后十年间满足俄国以及俄国影响之下或者应该影响之下的亚洲国家的需要,那么,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国工业就会冲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根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落后也可能导致政治文化上的落后。” 材料二: 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以岩仓具视大臣为首的大规模赴欧美使团,出访美英法等十余国家,历时两年。 材料三: 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俄国、日本、中国近代改革所受的共同国际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分别举出俄、日、中近代进行变革的具体外部原因。(5分) (2)日本派使团出访欧美的目的是什么?这一举措体现了日本近代化的特点是什么?对日本产生什么影响?(6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维新运动的宝贵精神遗产。(2分) 42.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但事实上他决非是一位军事天才,当然也决不能与亚历山大和凯撒一类的将军相提并论。他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由于同他对垒的英军将领的出人意料的无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但是应记住几位其他美国将领均遭惨败,而华盛顿虽说打了几个小败仗而最终却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