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上册10月月考试卷练习题7(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6、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17、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是( )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毛泽东的哪项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两类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D、武装夺取政权思想
    19、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明了( )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20.“谁企图在真理和认识的领域内要求人们认为他是不可动摇的权威,那他就要在上帝的嘲笑声中垮台.”能说明这一论断的最有力证据是( )
    A.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B.诺贝尔发明高爆安全炸药
    C.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D.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
    21.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有新的进展,而人类飞天梦想的首次实现是(  )
    A.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B.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
    C.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D.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飞船
    22.我国下列科学技术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中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 ③④①②
    23.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是(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就越多发展需要超前性
    24.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B.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让各种思想自由辩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52分)
    25、(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4分)
    (3)据材料三说明,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4分)
    26、(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