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历史科期中考试练习题及答案(文科)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文科)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1.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言论所针对的是当时
    A.井田制遭到破坏  B.战乱破坏了生产
    C.少数民族内乱 D.分封制已经崩溃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
    (1)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
    (2)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3)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4)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
    A.(1)(2)(3)(4)都正确 B.(1)(2)(3)(4)都不正确
    C.(1)正确,(2)(3)(4)不正确 D.(1)(2)(3)正确,(4)不正确
    3.“夫仁义利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法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先儒后法 D.外儒内法
    4.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5.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两者关系的确切理解是
    A.政治统一确保思想统一 B.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
    C.思想统一与政治统一相互对应 D.政治统一从属于思想统一
    6.儒学面临严重挑战是在
    A.汉代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7.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
    A.仁政思想 B.伦理道德 C.性恶论 D.唯物思想
    8.元朝和明朝时曾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这说明了
    A.儒家经典不再是科举考试内容 B.《五经正义》不再为儒学家重用
    C.朱熹的学术地位远高于孔孟 D.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
    9.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10.导致明清时期产生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社会相对安定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阶级矛盾的相对缓和
    11.战国时期商鞅主张重农抑商,明末清初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条件,正确的评价是
    A.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都具有民主色彩
    12.顾炎武和王夫之主张“经世致用”的影响在于
    A.使学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B.关注个体的发展,具有早期民主思想的色彩
    C.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反对重农抑商
    D.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13. 要了解中国古代的混合选种法,可参阅的资料有
    ①《氾胜之书》 ② 《齐民要术》 ③《周髀算经》 ④ 《黄帝内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4.《诗经》中有一首诗写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下列各项,正确表达了以上诗句的含义是
    A.描绘西周初年国家统一的盛况 B.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
    C.表现了春秋时期霸主的赫赫权势 D.歌颂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伟业
    15.下列文学形式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A.诗歌——赋——骈文——戏剧 B.民歌——诗——词——戏剧——小说
    C.赋——骈文——小说——乐府 D.楚辞——小说——散文——戏剧
    16.下图所示是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水浒传》的画面,这部作品主要是
    A.歌颂农民的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君主专制的黑暗
    C.推崇人文主义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17.下列剧种不存在直接继承关系的是
    A.杂剧与元杂剧 B.南戏与传奇
    C.昆山腔与昆曲 D.传奇与京剧
    18.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明朝的五彩瓷,图案内容丰富,“画必有意,意必吉祥”
    B. 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 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面貌,力求传神,以形写神
    D. 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