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一段时间,“天演”、 “物竞”、“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字命名。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 A.“开眼看世界”成为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已经没有市场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救亡图存和制度变革的思想相互渗透 18.陈独秀认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誓不相容之物,寸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掊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也曾指出:“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他们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根源在于 A.传统文化是糟粕,无益于社会 B.他们只看到了传统文化消极的一面 C.他们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 D.他们并不这样认为,这些言论只是当时的需要 19. 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应是 A.开基创业→出现偏差→进行调整→严重破坏→健康发展 B.开基创业→进行调整→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健康发展 C.开基创业→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全面整顿→健康发展 D.开基创业→健康发展→出现偏差→严重破坏→进行调整 20.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 A.毛泽东故居 B.瑞金苏维埃旧址 C.延安窑洞 D.遵义会议 21.右图是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内的《双猫图》,画面右上方的题词是:“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2.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 A.食品流通领域 B.空间技术领域 C.农业科技领域 D.文化教育领域 23.“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古典主义文学 24.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只有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B.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C.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 D.反映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现代人的共同心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5-27题,共52分。 25.(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