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有( ) ①“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②“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③“天下为主君为客” ④“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2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中,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的是( )。 A.李贽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 23.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24.明清时期著名的唯物论思想家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5.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 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26.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 ) 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二、双选题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 A.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B.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C.“学在民间”局面被打破,贵族开始对教育垄断 D.科技生产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2.下列观点言论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 A.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B.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C.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D.主张性善论 3.和谐社会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和追求的目标。下列那些主张是有利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 ) 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C.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D.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4.战国时期的某一天,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讨论,根据下列几段文字:“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人无有不善”、“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家参加了这次聚会()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5.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统治者放松了对思想的控制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6.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 B.道家 C.法家 D.“经世致用” 的学说 7.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不包括 A.主张“师夷制夷” B.主张“经世致用” C.主张“工商皆本” D.主张“民主共和”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 单选题 1—5AABAB 6—10CACAC 11—15DCACA 16—20BADBA 21—26BBADCC 双选题 1、AB 2、AB 3、AB 4、AC 5、AC 6、AB 7、AD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