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 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 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19.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所用的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20.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寻找变革的思潮。下列 在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的是 A.太阳中心说 B.相对论和量子论 C.进化论 D.经典力学 21.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 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2.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 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3. “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 数千年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材料反映了道学先生对哪 一历史事件后社会变迁的不满 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4.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推 论是 介绍马克思主义西方习俗礼仪国事要闻 文章数量(篇)36530 A.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25.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 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26.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说,中国共产党在85年里 “干了三件大事”。第三件大事是指 A.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建立起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A.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28. “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 在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评论是针对中国的哪一成就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B.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发射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回收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上天 29.“双百”方针是指 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C.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县,建100所希望学校 D.文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