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以为它比其他文明要优越。”对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历史研究没有固定的中心 B.历史研究要有世界视野 C.历史研究要尊重人类不同文明成果 D.世界上没有优越的文明中心 25.“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是 A.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对官员服饰有明确的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材料二: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 品序文官武官带饰 一仙鹤狮子玉 二锦鸡狮子花犀 三孔雀虎豹金钑花 四云雁虎豹带饰 五白鹇熊罴银钑花 六鹭鸶彪素银 七鸂鶒彪素银 八黄鹂犀牛乌角 九鹌鹑海马乌角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请回答: (1)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分)其核心是什么?(1分)该制度的理论基础又是什么?(2分)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有何不同?(4分)这种不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2006年8月11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5511次会议通过第1701(2006)号决议: ……对自2006年7月12日真主党袭击以色列以来黎巴嫩境内和以色列境内敌对行动不断升级表示最深切的关切,这些敌对行动已致使双方数百人伤亡,民用基础设施普遍毁坏,数十万人流离失所……意识到它(联合国)有责任帮助实现永久停火和寻找长期解决冲突的办法……认定黎巴嫩局势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 …… 11.决定:为了在人数、装备、任务和行动范围上补充和加强部队,批准将(联合国驻黎巴嫩)部队的兵力最多增至15000人,……(维和部队任务)还将:(A)监测停止敌对行动;……(C)与黎巴嫩政府和以色列政府协调相关军事活动;(D)提供援助,帮助确保人道主义援助送达平民和流离失所者自愿安全回返…… …… 15.还决定各国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其国民,或防止从其境内,或防止使用悬挂其国旗的船只或飞机:(A)向黎巴嫩境内的任何实体或个人出售或供应武器和各类有关物资,包括武器和弹药、军用车辆和装备、准军事装备和上述物资的配件,无论它们是否原产于其境内…… 请回答: (1)结合材料概括联合国在黎巴嫩实行维和行动的主要背景(4分),并指出这一行动的主要任务。(2分) (2)根据材料指出为实现上述任务,安理会提出了哪些具体行动方案。(6分) (3)上述材料反映出安理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分)这在行使其职责时与联合国其它机构相比,有什么不同?(2分) 28.在世界大战的激烈厮杀背后,经济往往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二: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还提供了就业机会。例如:美国的失业人数直到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开始重整军备时才大大减少。同样,希特勒因实行庞大的重整军备的计划,才迅速解决了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各企业问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之所以能最成功地使其国家摆脱经济萧条,是因为他在其国家的备战方面做得最彻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30—1938年大国国防开支(以当时百万美元为单位) 日本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美国 1930218266162512498699 1933183351452333524570 1934292455709540707803 19353009661607646867806 193631311492332892995932 19379401235329812458901032 19381740746741518639191131 ——根据《大国崛起》相关数据整理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作者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市场经济出现的“运行故障”有何具体表现?(4分) ⑵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国防开支呈现怎样的特点?(4分) ⑶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30年代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4分) ⑷鉴于二战的巨大损失,为缓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的需要,二战后初期,西方各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调整?(2分) 2010学年第二学期浙东北(ZDB)三校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答案(2011年4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7. (1)背景:黎巴嫩境内敌对行动不断升级;大量人员伤亡用大批难民的出现;冲突已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任务:实现黎以地区的和平。(2分) (2)具体方案:加强驻黎部队人数;监测敌对双方行动;协调黎以双方政府活动;援助平民及难民;制止第三方向冲突双方出售或提供战争物质。(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职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2分) 不同:有权直接采取军事手段来维护和平。(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