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是一份在中国最早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文件,这一文件是什么?这一文件规定中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与材料一的政治体制有何相似性和本质区别?(8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伯利克里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 (答出至少3点,3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分) (4)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奥巴马签订的条约在美国是否立即生效,为什么?(2分) (5)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六观点“美国最高权威机构不是单一的,而英国是单一的。”(4分) 2010—2011学年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ADCDAAACDBBA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DCDBCBACDCBA 二.非选择题:(其中26题25分, 27题15分,28题20分,共50分。) 26、(15分) (1)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2分)尚书省负责国家政令的执行(3分) (2)措施: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中央派文官做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地方赋税主要由中央掌控(3分) (3)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2分) 元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2分) (4)只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2分)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1分) 27.(15分) (1)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2分) 洋务运动(2分) (2)主权在民(2分) 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2分) (3)民主与科学(4分) (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政治思想(3分) 28. (20分) (1)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②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或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2分);③相似性: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2分)区别: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中央的统治力量与皇权、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了限制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2分) (2)优势: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才能是担任公职的先决条件,参加公职不论贫富,每个公民都关心国家事务,国家事务充分讨论,民主决策。(3分) (3)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前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3分) (4)不能,还要得到国会的批准。(2分) (5)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最高的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汉权;三个机构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制约。(2分)英国的议会是权力的核心,首相、内阁对议会负责。(2分) 52.制度创新是古今中外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会议首先通过的是《开会规则》: 开会议事,出席者不得少于7个邦的代表;一切问题,由出席代表足够的各邦投票,由多数邦作出决定;出席者不足以代表7个邦时,得逐日休会。 代表起立发言,需先向主席致意;代表发言时,其他人不得中途走动,不得交头接耳,不得读书、读小册子、读印刷或手写的文件;若两名代表同时起立,由主席决定先听准的发言。 对一项议题作出决定前,即使已经经过充分辩论,只要有一个邦坚持要求,即应推迟到次日再议。 书面发言,若包含要求会议讨论的内容,需先从头至尾朗读一遍,让全体代表知情……若有修改,需作二读。 ——摘自詹姆斯•麦迪逊《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材料三 受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晚清中国也掀起了共和革命的浪潮。右图反映的是革命力量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图中的三把利剑分别代表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它是同盟会宗旨的深入体现。 ——摘自《西方民主与辛亥革命》 材料四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他说:“在中国实施的共和政治,是除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外还有考选权和纠察权的五权分立的共和制政治。” ——摘自《中华文明史》第4卷 请回答:(14分) (1)材料一中英国 “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1分)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制宪会议代表共同遵守的会议规则。(不得摘抄原文)(2分)该会议规则体现了哪些民主内涵? (2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的宗旨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于“民权主义”是怎样体现的?(2分) (4)根据材料四,说明孙中山对“三权分立”学说是如何发展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1分) (5)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备受关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上材料对于今天我们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1分) 52.共14分 (1)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1分)美国: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1分) (2)共同遵守的会议规则:保证参加会议的人数;保持文明的举止,尊重会议主持人;尊重少数邦的意愿;保证会议内容公开透明。(2分,答对2点即可)民主内涵:尊重他人的意见;少数服从多数,但又要尊重少数人的意见;人人享有知情权。(2分,言之成理,答对2点即可) (3)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分)体现: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并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2分) (4)发展:将西方的三权分立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五权分立”学说。(2分)理解: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等。(2分,答对2点即可) (5)启示:应吸取古今之精髓,兼收中西之所长,结合国情并与时俱进加以创新;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等。(1分,言之成理即可) 27.阅读下列材料:(16分) 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 问题:(8分) (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3分) (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3分) (3)通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10分) 27. (1)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3分) 或 古典时代 或 雅典全胜时期 其他答案:公元前399年或公元前4世纪初(0分) (2)③或4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3分) (3)答案1: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10分) 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答案2:未结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8分) 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答案3:能合理运用材料,从两方面作出判断。(6分) 好的地方在于,进行了抽签、自愿报名、辨论、两轮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雅典成年男子公民能够参与。 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同样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参与。 答案4:仅从单方面作出判断,并有1个以上理由或事实说明。(5分) 答案5:只作简单判断。(2分) 其他答案:照抄材料、毫无关系的回答等。(0分) 1.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2.公元前5~前4世纪的希腊,出现了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学派。该学派探索的主题是: A、人和人类社会 B、客观事物的本质 C、“神”的本质 D、自然界 3.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①“天赋人权” ②“正义、善德、真理等的价值标准都是人制定的” ③“感觉就是知识” ④“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马丁•路德掀起宗教改革,在德意志社会引起强烈共鸣。你认为最有可能支持他的人是? ①农民阶级 ②新兴资产阶级 ③世俗封建主 ④罗马教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④ D.①② 5.很多游人在法国巴黎伏尔泰纪念馆前留言。下列留言中,不恰当的是: 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B.“你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C.“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D.“你所作的《神曲》,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准备” 6.德意志统一前,德国人曾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自己只拥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有: ①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 ②康德发表《纯粹理性批判》 ③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④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7.科技史专家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发明,属于后者的有: ①蒸汽机 ②飞机 ③汽车 ④磁悬浮列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