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上册12月月考练习题及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3.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人们易把好莱坞与电影划等号。然而,电影是由法国人发明的。电影的发明者是
    A.卢米埃尔兄弟 B.格里菲斯 C.贝尔德 D.卓别林
    14. 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① B.② C.④ D.③
    15. 下图形象的反映了西周时期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②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③前者在政治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 ④前者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后者是属于上层建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17. 假设你是中国秦朝时期的丞相,当你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 )
    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 B.“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C. “郡县制”与“元首制” D.“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18.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何者( )
    A.汉代的内外朝制          B.唐代的三省制
    C.明代的内阁制           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19.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A.妇女 B.全体公民 C.奴隶 D.外邦人
    20.《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议事会认定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并把他交付给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来自阿罗珀刻村的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 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B.最高权力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立法机关
    21. 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 )
    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 C. 干脆不予理睬 D. 要求男子赔偿
    22.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B.乙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C.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D.丁主张废除原法律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23.某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确的选择应为( )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①②③均正确 D.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24.2010年5月11日,英国新任首相大卫•卡梅伦成为自1812年利物浦勋爵之后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下列有关英国首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任前要得到英王的批准
    B. 不仅掌握行政权,还通过国王掌握立法权
    C.如果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D.对议会负责,但有权解散议会
    2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帝国首相对皇帝负责 B.规定议会主权至上
    C.内阁对议会负责 D.确立了本质上等同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答题卷
    座位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其中26题25分, 27题15分,28题20分,共50分。)
    26.(共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
    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请问(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2分)三省的职能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3分)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分)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2分)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3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向西方学习的重点内容是什么?(2分)近代中国哪一运动将该思想付诸了实践?(2分)
    (2)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是什么?(2分)体现了近代中国哪一阶级的政治主张?(2分)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是指什么?(4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3分)
    28.(20分) 世界政治文明是五彩缤纷的,它们的差异,正是文明多样性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省六部分工流程图
    材料二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它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四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五 2010年4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布拉格签署了两国核裁军新条约。
    奥巴马(左)与梅德韦杰夫(右)在签署仪式上
    材料六 沃尔特•白芝浩(1826—1877)认为,历经数个世纪发展的英国宪政到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除非将它分成“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否则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它。……在比较英美两国政制中“最高权威机构”的区别时,他指出,美国的最高权威机构不是单一的,而英国是单一的。 ——夏彦才:《白芝浩和他的<英国宪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