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上册12月月考练习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江西省莲塘一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2月月考
    历 史 试 卷 2010.12.8
    命题:涂湘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2.公元前5~前4世纪的希腊,出现了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学派。该学派探索的主题是:
    A、人和人类社会 B、客观事物的本质 C、“神”的本质 D、自然界
    3.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①“天赋人权” ②“正义、善德、真理等的价值标准都是人制定的”
    ③“感觉就是知识” ④“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马丁•路德掀起宗教改革,在德意志社会引起强烈共鸣。你认为最有可能支持他的人是? ①农民阶级 ②新兴资产阶级 ③世俗封建主 ④罗马教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④  D.①②
    5.很多游人在法国巴黎伏尔泰纪念馆前留言。下列留言中,不恰当的是:
    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B.“你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C.“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D.“你所作的《神曲》,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准备”
    6.德意志统一前,德国人曾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自己只拥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有:
    ①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 ②康德发表《纯粹理性批判》 ③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④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7.科技史专家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发明,属于后者的有:
    ①蒸汽机 ②飞机 ③汽车 ④磁悬浮列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8.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人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国革命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1859年11月24日,伦敦市民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教会和封建御用文人群起而攻之,诬蔑它“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这本书最可能是
    A.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B.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圣经》 D.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
    10. 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右图是当时讽刺达尔文的漫画。该漫画说明:
    ①科学战胜愚昧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②进化论的价值被人们广泛认识
    ③达尔文的学说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
    ④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1.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这位科学家及其贡献是:
    A.牛顿的力学体系首次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中
    B.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第一次伟大综合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首次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最早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认知规律
    12.“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等书评评论的对象应是: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孔子改制考》 D.《新青年》
    13.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外史上的四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中倡导科学,反对封建专制的是
    孟
    ①马丁•路德 ②伏尔泰 ③《共产党宣言》 ④《青年杂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④
    14.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15.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16.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17.某生解答“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一题的答题要点概括如下,假如你是阅卷老师,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对三大政策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8.1956年春,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该方针针对的问题是:
    ①政治问题 ②艺术问题 ③经济问题 ④学术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 空间技术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现代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不包括
    A.第一颗原子弹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5号” D.“嫦娥一号”
    爆炸成功 发射成功 发射成功 发射成功
    20. 《十日谈》《红楼梦》《物种起源》《老人与海》四部书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下列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诗歌 剧本 散文 小说
    B.彼特拉克 曹雪芹 达尔文 海明威
    C.倡导人文主义 反对封建礼教 阐述自然选择 体现现代主义
    D.抨击世俗王权 叙述爱情悲剧 挑战教会神学 歌颂民主自由
    21.下列文学作品与所对应的文学流派错误的是( )。
    A.《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文学 B.《安娜•卡列尼娜》──现代主义文学
    C.《人间喜剧》──现实主义文学 D.《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22.下列代表作体现的创作风格,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23.20世纪以来,画家们大胆创作,试图用惊世骇俗的表现形式来揭示这个令他们不解的世界,表达他们的精神困惑。下列哪一美术作品体现了这一风格:
    A.《格尔尼卡》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自由引导人民》  D.《日出•印象》
    24.二战后,伴随着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增长。流行音乐呈现的主流是:
    A、浪漫主义音乐 B、民族音乐
    C、爵士乐 D、摇滚乐
    25.直接推动电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科技革命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三次科技革命
    座位号
    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12月月考历史答题卷
    命题:涂湘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其中26题20分, 27题14分,28题16分,共50分。)
    26.(共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牡丹亭》与《哈姆雷特》分别是其代表作,以下是有关这两部作品的有关材料:
    《牡丹亭》塑造一个女性形象—杜丽娘,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不满足以幽魂的身份和情人聚会,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哈姆雷特》塑造了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思想家盂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指出两部剧作所处时代的共同经济特征。(2分)思考两部戏剧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共同精神?(2分)
    (2)两部戏剧中所反映的这种精神,在东西方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4分)
    (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分析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2分)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中国的只能是“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的则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