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姜堰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选修)期中考试练习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8.《什么是民主》一书中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 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该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B.雅典民主的范围有较大的局限
    C.公民大会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 D.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
    19.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20.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①《汉武大帝》中出现水力鼓风冶铁场景
    ②《隋唐英雄传》中隋灭陈的战争场景火炮声雷动
    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辅佐朝政
    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22题各10分,第23小题14分,
    第24题12分,第25小题14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征,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政治文明。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探究问题:
    材料一 第三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至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五表 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节选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材料四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请回答:
    (1)材料一法律的发表在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意义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法律体现的主要政治原则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从政治民主化得角度阐述该宪法颁布有何积极意义?(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法律的性质及其重要意义。(2分)
    (4)材料四中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2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出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什么?(2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公元前594年,所有各派别一致同意任命梭伦为首席执政官,执掌政权,施行改革。他将债务人失去的全部土地所有权归还债务人,让因负债而沦为奴隶的所有平民都重新获得自由,并永远禁止债务奴隶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材料三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
    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
    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引自梭伦的诗
    材料四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
    安石传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
    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仅儇慧少年。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和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及其共同历史作用。 (4分)
    (2)据材料三、四,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4分)据此,你认为改革者要使改革成功,在改革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尚,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