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选修)期中考试试题 2011年4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第Ⅰ卷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一律答在规定地方,否则不计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书序》说:“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这里所说的“诸侯” ①臣服于商王朝 ②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 ③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 ④ 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赵姬请逆盾与其母……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又《襄公二十三年》记载:“季武子无适子(嫡子),公弥长,而爱悼子,欲立之。”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下列图片能作为说明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的资料的是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公元前449年,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刻于12块铜牌之上的某部法律条文。该法律的特点有 ①有一些习惯法 ②是成文法 ③是公民法 ④是万民法 A.①②③ B.③④ C. ①② D.①④ 5.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德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这样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之所有“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消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6.亚里士多德说,在希腊,“不能认为每一个公民属于自己,而是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主要是希腊 A.公民珍视个人自由,不屈从权威 B.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C.公民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 D.有健全的民主制度 7.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地方组织”,这里“‘斑马式’的地方组织”是指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度 8.在唐代,观世音改称“观音”,民部改称“户部”,民风改称“人风”。这一变化是因为 A.适应佛教中国化的需要 B.君主为适应时代需要进行创新 C.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尊严的需要 D.统治者加强对户籍管理的需要 9.“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统治危机的可能,同时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的中朝制度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宋代的二府三司制 D.明朝的内阁制 10.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年六十免兵役。有一次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唐太宗同意,诏书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赦三、四出”,魏征拒不署赦,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推断出 A.当时唐朝已经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B.中书省草拟的诏赦超越了其部门权限 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 11.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时有以钱买官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反映的情况应该发生在何朝代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12.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的科学错误的一项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夏启》 B.《趣谈秦始皇和古人长生不老梦想》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宋代行省制与中央集权的强化》 13.据《文献通考记载》:宋神宗后期某年北宋税赋收入为52010000石(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占30%,工商税占70%。以下说法不能反映该数据的是 A.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B.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促进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 C.政府的“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D.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4.古代罗马法规定:“除犯有罪行等待交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对该规定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罗马法维护债务人的人身权利 B.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C.反对债务奴隶制 D.侧重于调解国家事务 15.某地洪水为患,灾情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蔓延;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达工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种情况最可能出项在何时代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6.明朝的内阁离皇帝的寝宫1000米,清朝军机处距离皇帝的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渐靠近皇帝的寝宫从本质上反映了 A.皇宫建筑结构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D.中央集权的不断消弱 17.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下列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称,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