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 唐朝科举考生主要有两种:一是朝廷所设的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及各地州、县学馆的学生,二是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另外,现任官员也可参加,一般是品级较低的官员。唐代科举以进士科最受人羡慕,也最难考。由于唐朝宰相多是进士出身,就更提高了其身价。每次总有一两千人报考,而取中者多时不过三、四十人,少时仅几人。人们把考中进士者称为“白衣卿相”、“一品白衫”。官家还要为新取中的进士举行很多庆祝活动。如“探花宴”是在杏园举行的宴会,“题名会”是到慈恩寺大雁塔题名留念,“曲江会”则是大宴于曲江亭子的庆祝活动。不过当一些反对科举制度的守旧官僚主持朝政时,庆祝活动便被减去许多。长达两百年的朋党之争中,科举制度一直遭到这部分人的反对。但科举制度受到了广大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的拥护。他们整日埋头苦读,幻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唐朝诗人赵嘏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引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 观察下列图片 1 2 3 4 图1 宋人殿试图 图2 明朝学子看榜图 图3 明代科举写满文字的作弊衣衫 图4 八股文范文选刻 材料四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在《五权宪法》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引自《中国古代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官职任用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与之相比,汉代的选官的标准有什么进步?(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科举制度具有哪些特点?(6分,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3)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概括材料三中的四幅图片都反映了哪些现象?(6分)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以及西方人为什么推崇科举制度?(6分) 34.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下面的签名人,作为伟大的詹姆斯一世的忠顺臣民,为了给上帝增光,发扬基督教的信仰和我们祖国和君主的荣誉,特着手在弗吉尼亚北部这片新开拓的海岸建立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 上帝的面前,彼此以庄严的面貌出现,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公民政体,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 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五月花号公约”(1620年)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 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1)据材料一指出这份公约体现了哪些原则?(6分) (2)据材料一、二归纳 建立政府(公民政治体)的目的是什么?(4分)材料一、二在思想认识上的最大变化是什么?(4分) (3)这两个文献对美国政治发展的最大作用是什么?(2分) 35.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财产权、对政府的监督权和反对权。……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 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 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 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 ——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民主思想的共同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不得摘抄材料原句,6分)结合所学分析孙中山提出“国民政府建国大纲”的历史背景。(4分) 大连市第23中学2010——2011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答案 1——10 B A B A D B C D D B 11——20 C D C A D C C D D C 21——32 C C A C A A B A D D C C 34. (1)信仰、自愿、自治、法制(3个即可,6分) (2)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利(4分) 变化:从效忠君主变为强调天赋人权、人人平等。(4分) (3)是美国政治制度的奠基石(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