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美国历史学者彭慕兰在分析英国工业化起源时指出:“伦敦附近有大片露出地表的煤层……如果不是这些地球物理的偶然条件,我们更难想象(英国)早期如何突破有机经济的限制。”彭慕兰在此没有强调的是 A.浅层煤矿是英国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条件 B.工业革命在英国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偶然 C.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了煤炭的使用 D.煤矿的开采对英国工业革命有突破作用 19.右图是美国某时期流行的漫画,一位绅士正向一位农民进行解释: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请问与此绅士观点一致的政策是 A. 固守自由放任 B. 实行政府干预 C. 走法西斯道路 D. 发展混合经济 20.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以下哪一项不是列宁判断后的正确实践? A.实行粮食税制度,农民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B.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C.将部分国有企业租借给本国资本家经营 D.借助商品和市场的自由调节 21.以下为《申报》的部分大事记,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年份记事 1918安装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1932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1937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①近代科技为报业发展提供条件 ②《申报》公开支持中共开辟红色根据地 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摧残了中国新闻事业 ④《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一定史料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3.以下为《东方风来满眼春》报道的部分,其中“春”比喻的是 A.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B.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C.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战略部署 D.否定计划经济体制 24.有史学家指出:“在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趋势的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不可能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去选择一个世界。”该史学家实际是强调了 A.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居优势 B.全球化进程只有利于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仍控制着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25.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D.动荡局势的加剧 26.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A.君权神授 B.德主刑辅 C.天人感应 D.三纲五常 27.梁启超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视为“播送民主思想的工具”,主要是因为该著作 A.提出“气者,理之依也”的观点 B.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C.提倡“天下之法”,反对“人治” D.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28.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缺漏的两处和动摇“树墩”的史实分别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共的成立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29.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主题是“等待”,两个流浪汉等待一个老也等不来的人;剧中场景极为简单,暮霭的黄昏,阴沉沉、灰茫茫,荒野之中只有一条小路,小路旁边只有一棵秃树。该剧中“等待”的寓意和场景的象征意义分别是指 A.没有意义的生活和世界的空虚 B.社会矛盾的激化与人民的绝望 C.社会的精神危机和生活的贫困 D.个人主义膨胀和价值体系崩溃 30.在中国历史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 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书籍译自俄文的占了38%到45%,英文占了25%到37%,其他语种只占3%到7%。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