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1.5分,共计45分)
    1. 避讳是一种古老的礼法制度,也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避帝王名讳为“公讳”,避父母名讳为“家讳”,避圣人名讳为“圣讳”。下列属于“公讳”的是
    A.“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B.“少陵而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
    C.“秦号楚为荆者,以庄襄王名子楚”
    D.“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
    2.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
    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B.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
    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C.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3.据《史记》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听说后大怒,遂将当时在场的人全部杀掉。材料不能反映
    A. 君主专制的残酷性 B.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C. 秦政严苛 D. 相权已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
    4. 资料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资料乙:“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资料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资料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请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乙丁丙甲
    5.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官僚政治体系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提高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7.法国历史学家基佐在《1640年英国革命史》一书中叙述查理一世被审判时的情景:“第三次开庭在1月23日,情形还是同过去一样,人民向国王表示同情,且变得日益热烈起来。盛怒的军官们及士兵们虽然大声叫喊‘执行法律,杀头!’也是无济于事。……‘上帝拯救国王’的群众呼声在四面八方起伏回荡。”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国王专制统治的民意基础强大 B.内战后议会取得了绝对的权威
    C.建立共和政体的群众基础良好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具有复杂性
    8.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此语主要是针对什么而言
    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少控制力 D.美国享有高度的民主制度
    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乡村小学教师把《从军歌》教给一代又一代的农家子弟:“共和国号召我们,我们要懂得胜利或懂得牺牲,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生存,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献身。”这表明
    A.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 B.法兰西民族主义萌发
    C.法国人民建立共和的愿望强烈 D.共和政体在法国日益深入人心
    10.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这表明他
    A.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C.认识到了三民主义的一些不足 D.不主张革命
    11. 1911年的大水灾几乎包括了沿江沿海所有的主要省份。……临时大总统刚上任,即表现出对灾民疾苦的极大同情和关切,表示:“本总统忝为公仆,实用疚心。”面对各地要求救灾款项的急电,他命财政部拨款,并同意向四国银行团借款赈灾。然而,南京临时政府面临各方面压力,没有条件切实解决救灾问题。此处所说的压力,主要是指
    A.时间短促,财政困窘 B.战争未息,交通阻塞
    C.满清未灭,无心赈灾 D.政权移交,无人理事
    12.某班学生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从档案搜寻到一份对它们的研究课题很有价值的资料,这是一张1926年广州出版的《商报》。上载:“不扰民间一草一木,老妪妇孺喜而挤观……谓民国以来,仅此次所见,乃是真正革命军,真正为国保民之革命军”。他们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B. 北伐军胜利进军
    C. 人民军队的创建 D. 红军的战略转移
    13.它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它之前的200年,中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落伍者。现代化之于中国,有梦却无路,是它的出现,让中国人的梦想逐渐有了清晰的“时间表”:用100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它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中国成立 D.改革开放
    14.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A.“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15.明中期,供应雇工饮食的旧规是,夏、秋一日两荤两日素;春、冬一日荤三日素。清初,雇工“非酒食不能劝,比百年以前,大不同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B.“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推动
    C.租佃关系开始兴起 D.社会动荡,人口减少
    16.“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 B.走官商结合之路
    C.封建王朝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D.徽商虚伪的反映
    17. 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 转瞬灰烬, 惟有田者, 指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 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 赢十百金, 即莫不志在良田。”" 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 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 有利于巩固统治 D. 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