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0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依据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英国 “全新的政体”是怎样确立的?(2分)用史实说明,和英国的新制度相比,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2分)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2)有人说,法国是资产阶级“政府体制的试验场”,在《人权宣言》发表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孟德斯鸠等“政府体制设计家”们所能想到的或没能想的政体几乎都在法国出现过。请至少举出《人权宣言》发表后法国曾出现的三种资产阶级政体及政权名称,(3分)并说明法国最终通过什么宪法确立了什么政体?(1分)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走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3)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革命理想,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怎样的革命实践?(1分)为了维护革命实践的胜利成果,革命党人在法律上做了怎样的努力?(1分)从政体结构来看,孙中山理想的国家政权更接近以上那一国家的体制?(1分) 30、(10分)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形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并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据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材料二: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 20世纪50年代华约国家开会 材料三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四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两大组织的性质和其成立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得挑战”的根本原因。(1分)分析影响新的国际格局的主要因素。(2分) (4)材料四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面对这种变化,中国在经济和外交上是如何应对的?(2分) 答案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CCCACCBDBADDB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BBADACBCCCDA 26、(1)中书省参与决策(草拟政令),门下省审议后,尚书省进行执行。(2分) (2)革除世卿制以家世、出身选官的弊端;选拔、吸纳更多人才,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2分) (3)原因: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2分) (4)措施: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实行薪金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设立民众法庭,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陪审法官。(任意2点2分) 原因: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雅典公民的优秀参政素质。(2分) (5)不同: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后者是奴隶制民主。(2分) 27、(1)中央与地方相互制衡与内部分权制衡相结合;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有明确的权力划分;自治与共和相结合;人民主权,保护人民利益。(2分) (2)看法:中国古代并非君主黑暗专制(2分) 论证:皇权长期受到相权的制衡;完整有机的政治结构起着宪法和国会的作用;皇权受到传统客观规定限制;说古代专制是近代人拿西方政治简单套用中国历史的结果。(2分) (3)基本信息:人民主权;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结合;五权分立;受美国政治影响;继承古代制度精华等。要与国情相结合,推进中国社会民主。(2分) 28、(1)从民族统一(“五族共和”)、民族平等到明确反帝、谋求中华民族解放。(2分) (2)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2分) 举措:提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开展。(2分) (3)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工人阶级;其失败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分) 表现: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平等;建立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普遍平等的人权;完成土地改革,改善了人民生活。(2分) 29、(1)怎样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2分) 说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得到较好的贯彻。《1787年宪法》规定,政府的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这三个权力部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牵制。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行使否决权;国会可以2/3多数票再次通过被总统否决的议案;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2分) (2)举例:1791年建立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君主立宪政体;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君主专制政体;1875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任3点即得3分) 1875年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1分) (3)实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分)制订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临时大总统权利。(1分)更接近法国的体制。(1分) 30、(1)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2分) (2)性质:军事政治集团;影响:导致两极格局形成,使世界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2分) (3)根本原因: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分) 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力量的消长;军事力量的变化;新兴力量的崛起(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的迅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任两点2分) (4)变化: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 应对: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深化(1分) 改革开放;外交——开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变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关系。(1分) (责任编辑:admin) |